这是10月26日拍摄的印度尼西亚北巴盖岛经历地震和海啸后的场景。
海口网10月28日消息 继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25日晚发生里氏7.2级地震后,该地区又发生10多次余震,仅27日清晨就有多次余震震级达里氏5级以上。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官员26日说,地震和海啸目前已造成至少113人死亡,数百人失踪。
这是10月26日拍摄的印度尼西亚北巴盖岛经历地震和海啸后的场景。
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25日晚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目前已造成至少113人死亡,数百人失踪。此外,该国爪哇岛中部默拉皮火山26日下午喷发,造成17人死亡,1.5万居民被迫撤离。
这是10月26日拍摄的印度尼西亚北巴盖岛经历地震和海啸后的场景。
根据印尼气象和地球物理机构提供的信息,当地时间25日21时42分,明打威群岛南巴盖岛西南78公里处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引发海啸,浪高达3米,明打威群岛中的南巴盖岛和北巴盖岛上的约10个村庄遭海浪袭击,许多房屋被毁,人员死伤惨重或失踪。
这是10月26日拍摄的印度尼西亚北巴盖岛经历地震和海啸后的场景。
印尼卫生部危机处理中心官员穆吉哈约26日说,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到113人,并可能继续增加。一名灾区地方议员说,已有502人失踪。由于地震造成群岛通信大部分中断,当地受灾的具体情况难以确定,死亡及失踪人数可能会有变化。
这是10月26日拍摄的印度尼西亚北巴盖岛经历地震和海啸后的场景。
印尼人民福利统筹部长阿贡·拉克索诺26日宣布,明打威群岛地区进入为期14天的紧急状态。据当地媒体报道,由于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浪高危险,海路交通中断,政府部门将安排直升机运送水、食品、衣物、帐篷等价值5亿印尼盾(约合5.6万美元)的救灾物资前往灾区。
10月27日,搜救人员在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附近搬运遇难者。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官员27日说,位于该省的默拉皮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已造成17人死亡,至少39人受伤。
目前,救援工作主要靠明打威当地政府展开。当地官员说,搜救队已开始行动,但灾区附近海域海浪仍然很高,救援队难以抵达灾区,救援进展缓慢。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数据,25日晚明打威群岛海域强震以来,该地区至少又发生了14次余震,震级最高达里氏6.2级。
10月27日,搜救人员在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附近搬运遇难者。
印尼卫生部危机处理中心官员穆吉哈约说,一支由1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26日已经携带200个裹尸袋从西苏门答腊省省会巴东出发赶赴灾区。
10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附近,一头死去的母牛尸体上落满火山灰。
正当明打威群岛海啸的救援工作紧张进行之际,从26日17时开始,印尼爪哇岛中部的默拉皮火山连续喷发4次,目前已造成17人死亡,另有至少39人受伤,1.5万余人被疏散到临时避难所居住。
这是10月26日拍摄的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喷发后被摧毁的树木。
印尼当地火山观测站负责人亨德拉特莫在接受新华社电话采访时说,这座高2968米的火山26日17时零2分开始第一次喷发火山灰,到17时34分已喷发4次。他说,这是火山大爆发的前兆。另有媒体引述一名印尼火山学家的话说,火山灰喷发的高度达到1.5公里。
10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日惹附近,救援人员在受灾区域搜寻。
中爪哇省首府日惹的灾害处理机构官员温杜·维尔亚万27日告诉新华社记者,在一处被火山灰覆盖的地方已发现16具尸体,其中包括1名儿童。此外,还有1人死于医院。
10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日惹附近,车辆房屋被火山灰覆盖。
印尼地处太平洋地震带,每年发生数千次地震。印尼同时也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目前有129座活火山。
10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日惹附近,救援人员在受灾区域搜寻。
10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日惹附近,救援人员发现被火山灰覆盖的遇难者尸体。
相关链接
印尼海啸死亡人数增至154人 近400人失踪
印尼地震海啸火山喷发致183人死亡 400人失踪
印尼总统苏西洛将提早结束访外行程返国救灾
印尼地震死亡人数升至137人
印尼明打威群岛附近发生多次5级以上余震
印尼海啸死亡人数升至113人[图] [最新消息]
印尼火山喷发冲上1500米 18人死29人伤
印尼明打威群岛海啸最新消息
印尼海啸半夜突袭 冲浪天堂瞬间变人间地狱
印尼强震迄今尚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印尼明打威群岛海啸死亡人数升至113人[图]
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印尼遭遇现实版《2012》
印尼遭地震、海啸冲击 已有40人死逾380人失踪
印尼火山喷发预警升至最高级 2万民众疏散
印尼苏门答腊岛7.2级强震 当地发出海啸预警
印尼安全部队曝虐囚丑闻 士兵烧囚犯下体并打死
2010年度印尼小姐出炉
印尼火车相撞36人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