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光环背后,哈药总厂这位国内抗生素原料药“龙头老大”也有自己的无奈和苦衷。“哈药总厂属于微生物发酵企业,这就决定了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性。而他们的生产工艺也决定了企业在生产时注定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废气。这也就是药厂怪味产生的主要原因。”哈药总厂副厂长马杰说。
马杰说,刚建厂时周围还都是荒地,最近几年,随着城市扩张,周边居民急剧增加,导致药厂与居民的矛盾凸显出来。像他们这样的高污染企业想要实现对周边环境零污染,并不是简单投入巨额资金整改就能实现的。
“哈药总厂污染事件其实暴露出的是我国原料药行业的现实困境。”安邦咨询医药行业研究员边晨光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一些原料药生产企业面临着与哈药总厂一样的问题:一面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工艺,一面是附加值和利润率都比较低的产品。同时国内一些原料药企业的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通常采用“价格战”方式抢占市场,这又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像哈药总厂这样的大企业,虽然每年销售额很高,但实际利润率并不高。因此在面对治理污染的高额资金投入时,企业往往会“舍不得”花钱。
“原料药大国”的现实困境
原料药是制作很多制剂成药的原料,用途广泛,但处于整个医药生产环节最低端。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其附加值低,生产过程高污染、高耗能,而国外的环境污染成本很高,这就导致最近几年很多国外大型制药企业放弃了原料药生产,采取购买或者外包的形式获取原料药。而中国趁势成为原料药生产大国。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介绍说,原料药产业是中国制药工业比较重要的部分。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一些大宗原料药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90%。但从2009年开始,由于受到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汇率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原料药出口出现短暂下滑,直到去年下半年才呈现恢复性反弹。去年全年,我国原料药出口增长幅度达到24%。今年1-3月,我国原料药出口额为53.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
边晨光说,由于中国劳动力比较廉价,从全球产业链来看,有很多行业我国都处于低端,因此被称为“世界工厂”,其中也包括一些以牺牲环境和能源为代价的产业,原料药产业便是其中之一。原料药产业门槛较低,很多企业纷纷介入,造成市场恶性竞争。同时,企业在自身壮大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壮大规模,没有真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使其很难走出产业链的最低端。
郭凡礼、边晨光等人指出,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与日俱增的环保投入与企业低利润率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随着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老百姓维权意识增强将越来越突出,相关部门对此应给予足够重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