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发现的成捆炮弹(特约记者 张运煦摄)
技术人员对炮弹进行挖掘((特约记者 张运煦摄)
警方挖掘的35枚炮弹(特约记者 张运煦摄)
海口网10月17日消息 记者从三亚警方获悉,三亚一工地日前施工过程中发现9枚历史遗留炮弹,后又挖掘出26枚炮弹,经初步鉴定,这35枚炮弹是山炮炮弹和榴弹炮弹两种,均为当年侵华日军遗留。10月17日中午,三亚警方使用引爆措施,在一采石场内成功将这批炮弹销毁。
险情:施工过程中挖出炮弹10月16日下午14时许,三亚市荔枝沟路琼州学院路口附近永茂荔枝花园项目建筑工地几名工人在施工时,突然在地基中挖出9枚疑似炮弹的物体,于是立即拨打电话报警。接到报警后,三亚警方高度重视,三亚市公安局局长长江伟迅速指令治安支队、荔枝沟派出所民警赶往现场处置。
民警赶到现场后,按照预案对警戒区域拉上警戒线,迅速疏散施工、围观人群。经初步勘查,9枚疑似炮弹物体应为历史遗留炮弹,头部呈圆锥形,长短不一,长的炮弹约40厘米,底座直径约10厘米;短的炮弹长约20厘米,底座直径约8厘米,这些炮弹外壳均已高度锈蚀。此外,还有数十枚疑似炮弹掩埋在土地里,具体数量不详。
驰援:专家连夜赴三亚排险为了彻底消除隐患,确保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和工地施工安全,三亚警方在派出足够警力对现场进行封锁,并24小时全天候看守。同时,迅速将情况向省公安厅汇报。省公安厅领导高度重视,刘晓明副厅长迅速派出由省厅副调研员张泰川、枪爆支队支队长莫巨松,梁永、丁光亿两名爆破工程师组成的专家组连夜赶赴三亚,指导开展排险工作,确保绝对安全。
16日晚23时,专家组赶到三亚,顾不得休息,连夜对现场进行再次勘查。专家开展工作后初步判断,目前发现的9枚炮弹为山炮炮弹,为侵华战争时期日军所遗留,虽然表面布满锈迹,但有的炮弹仍有引信,不排除撞击后有爆炸的可能,而且多枚炮弹聚集,后果更是不堪设想。17日上午,在爆破专家的指导下,警方又挖掘出26枚炮弹。
引爆: “蘑菇云”冲上50米高为消除隐患,三亚警方决定对挖掘出土的35枚炮弹进行销毁。17日中午,荔枝沟一废弃的采石场内,工作人员将35枚炮弹分成两批,小心翼翼放置在采石场底下,雷管和炸药则被工作人员细心地堆放在炮弹上头。
约13时许,随着一声“引爆”口令,工作人员先后两次摁下引爆按钮。“轰——!”“轰——!”两声震天巨响,35枚炮弹化成两股黑烟,腾高近50米,才逐渐消失在采石场的上空,销毁现场的石质地面更是硬生生被炸出两个半米深的大坑。
除患:工地停工全面进行排爆
据了解,永茂荔枝花园建筑工地所在的位置当年极有可能是日军侵华时的一个据点,不排除仍遗留有炮弹的可能。为彻底消除隐患,保证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亚警方于10月17日向三亚永茂实业有限公司发出《责令限期停工通知书》,要求工地停止施工。三亚警方将进一步协调专家对该区域进行全面探测排爆,确保工作无安全隐患后才恢复施工。
三亚警方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0年来,三亚警方发现并销毁的历史遗留的炮弹共计16枚,此次一共发掘35枚炮弹是海南历年来最多的一次,该负责人还提醒市民,有些炮弹尽管看起来锈迹斑斑,底火仍然有效,但假如遇到重力敲击,仍有可能发生爆炸,为此,市民今后发现类似可疑爆炸物不要盲目挪动,应及时报警由警方处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