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夫妻错开时间,带孙子上工
阵痛期后,汪先梅和老伴左思右想,决定还是咬牙坚持下来,将琴琴和俊俊抚养长大。
目前,7岁的琴琴在附近一所小学上学,因为经济和精力的问题,一直无法送俊俊去幼儿园,只能每天跟着爷爷奶奶。
为了方便照顾两个孩子,夫妻俩对自己的工作时间进行了合理的分配:每天凌晨1点半,张春家起床上班,一直忙到7点回家,喊琴琴起床,带她吃早饭,将她送到学校,回来后再接老伴的班照顾俊俊。
汪先梅每天凌晨3点就要起床,3点半就要出门,特别是秋冬季,树叶很多,不提前上班的话工作很难按时完成,扫完街后,她可以稍作休息,然后又要上街做保洁,清扫过早留下的垃圾。
自从父母不在后,俊俊就特别敏感,汪先梅一起床,俊俊就醒了,抱着她的手撒娇说“奶奶不要走”。
“乖,奶奶不工作,俊俊就没饭吃了”,汪先梅每次都只能这样哄着孩子,起初孩子还继续睡觉,后来就不行了,非要跟奶奶一起去,否则就哭闹不止,不得已,汪先梅只得带着孙子一起清扫街道。
20斤便宜面条 就是一个月的主食
为了安全起见,她让孩子呆在街边人行道上;风大下雨的时候,她就让孩子站在墙角避风处……每天凌晨4点半,街道扫完后,她就会抱着孩子去附近的小面馆过早,两人合吃一碗米粉。回到家中,她会尝试着哄孩子再睡一觉,然后交给老伴,自己再去工作,如果孩子仍不睡觉,那她也只有接着再带一条“小尾巴”出门。
汪先梅说,要是遇到有紧急任务,她们就只能把孩子托付给周围的街坊,前后20多户,几乎家家都帮他们带过孙子,他们也非常感激街坊。
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夫妻俩对自己可以说是苛刻。他们每周总会想办法买点鱼肉,晚上做几个菜,留给放学回家的琴琴和俊俊吃,剩下的菜就是他们第二天的午餐。
记者去探访时,汪先梅刚刚买回这个月的主食20斤面条,“专门托人批发来的,比市场价便宜,足够我们吃一个月的”。
据了解,张春家10多岁时,母亲就改嫁他人,平时与几个子女也并无往来。30多年后,母亲昔日改嫁之人去世,也没有子女养老,老人的生活非常窘迫。
张春家有兄弟3个,他是小儿子,得知生母的窘况后,他主动与汪先梅说起此事,汪先梅当即决定,让丈夫立刻去把婆婆接过来,跟他们一起住,虽然她和这个婆婆并无联系,但天性善良让她无法坐视不理。
这一住就是整整7年,老人的生活起居都得要她照顾,平时老人也很喜欢她,拿她当亲生女儿来看待。去年,婆婆以75岁高龄过世,因为事发太快,她都没来得及回去跟老人见上最后一面,这一直是她心中的遗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