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2月28日消息 26日,海南特区报联合海口市社科联举办“走进窗口单位文明行”活动首站来到海口市社保局。该局负责人表示,在全省开展文明大行动的大背景下,邀请文明礼仪老师为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文明礼仪培训,就是让市民不再抱怨“脸难看事难办”。
据介绍,海口市社保局共有近70个服务窗口,近百名工作人员直接在服务窗口为老百姓办理各类业务。“社保局的政务职能涉及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多类民生服务,和每个普通市民息息相关,而且办理的业务不仅繁杂也相对专业。”该局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形象,每年都邀请老师为窗口服务人员进行礼仪培训,并评选服务之星。
别对服务对象“不耐烦”
“有时候往往态度决定一切,来到窗口单位办事的都是老百姓,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就是应该服务大家,而服务的质量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态度。”作为本报文明使者的文明礼仪老师孙苏苏表示,政府工作人员在办公时,面对各种前来办事的市民,应该始终保持尊敬的态度。不能用“去那儿!”“快点行吗?”等不文明用语。“见面说您好,笑脸来相迎;进门先请坐,主动来问询;态度要热情,解释要耐心;办事要利落,凡事不推托。”孙老师用40个字简单概括出窗口工作人员在接待办事百姓时应保持的态度。
除了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外,市民来办事时,工作人员还应该做到办公礼仪细节三要素:站起迎接、面带微笑、注视对方。“站立时应挺胸抬头,给人一种很自信的气质;微笑时要注意眼神,往往从眼神中能表达出对一个人的尊敬;注视对方的时候,应该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但过长时间盯着对方看,会导致双方感到尴尬。”孙老师说。在与人对话时,则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控制声调和语气,多使用“请、您、谢谢、包涵、打扰、拜托……”此类敬语、谦语和雅语,努力做到“来访市民来时有迎声、来访市民问时有答声、来访市民不满时有致歉声、来访市民致谢时有应声、来访市民走时有送声。”
在接待办事或来访市民的时候,如果所办理的事不属自己职责范围,应耐心解释清楚,并告知应去的部门或应找的人。在接待期间,另有事情要处理,原则上一事不完,不办另一件事,必须离开时,应表示歉意,并尽量联系其他同事办理。
接听办公电话别说“喂”
“我们很多人在接听电话时的第一句话基本上都是喊‘喂’,如果是在自己家中这样接电话的话,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但如果是在上班时间,特别是你的工作代表一个政府单位,那么不管是任何人打来电话,都应该用文明的方式接听电话。”孙老师和在场工作人员互动示范应该如何接听电话。
“一般电话铃声响三次就应该接起来,如果接得太快,对方可能还没准备好,来不及应对。如果接得太慢,长时间的电话铃声既打扰了其他同事,同时也让拨打电话的对方等待过久。在拿到话筒的第一时间应当说‘您好’,然后再报出自己的单位、部门、姓名和职务。在挂电话的时候,一般按照谁拨打谁先挂的原则,但如果是长辈或者领导打来的电话,那就应该最后挂掉电话,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如果在公共场合,不应该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也不应该在“保持安静”的公共场所接听电话,在工作过程中,也应该将手机调成振动或静音。“在为市民办事的过程中,如果有非接不可的私人电话,也应该首先向对方表示歉意,征求对方同意后再接听电话,尽量避免在工作过程中接听私人电话。”
着装别超三种颜色
“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男士应保持面部皮肤干净、不留胡须,女士则应该化点淡妆,整体形象要达到端正、干净、整齐、文明的效果。女士在使用香水的时候,切记不要选用香味过浓的香水,这样在与人交流时会让人疏远。”孙老师表示,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女性工作者佩戴的首饰也应以贴耳部的小耳钉,代替吊坠或者大耳环。
“着装应坚持三色原则,最好不要超过三种颜色。”孙老师告诉窗口工作人员,男士应保持鞋子、腰带和公文包颜色统一,首选黑色最佳,但是不能同时穿白色袜子,以免撞色;女士则可以身着套装。在穿衣服的时候,还应保证袖子上的商标已经被摘下,如果是非常重要和正式的场合,男士也不应该身穿夹克或者穿短袖的同时打领带。
此外,孙老师还强调了工作人员应该保留的发型,男士发型应该达到前不遮眉、侧不掩耳、后不触领的标准,女士发型则应将额头前的留海梳理,做到前不遮眉,如果留的是披肩发,就需要将头发梳理整齐。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