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3是否改名
iPad商标侵权之争,适逢苹果iPad3上市当口,一旦二审继续维持原判,苹果中国不仅将负担起各地高达数亿元的侵权赔偿,还有要iPad3新品上市推迟甚至“被迫改名”的结局。2010年底,苹果和深圳唯冠有关iPad中国内地商标权的“争夺”大戏就开始上演,一整年的时间过去了。去年12月,深圳中院做出一审判决,最终决定驳回了苹果和英国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认定iPad在中国内地的商标专用权属于深圳唯冠所有。虽然随后苹果公司就向广东高院提出了上诉请求,但在二审仍在进行中的当口,深圳唯冠就已经发动了商标维权行动。
此间,有相关经销商表示,本月底在广东高院第一法庭将会对“iPad”商标进行终审判决,他们会及时关注法院的终审判决,如果苹果败诉属于侵权,将会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执行,第一时间对iPad产品进行下架处理。
早在2006年,苹果公司预谋在全球推出iPad(个人平板电脑)时发现,iPad商标权归唯冠公司所有。2009年,苹果公司与唯冠达成一项协议,唯冠台北公司将iPad全球商标以3.5万英镑价格转让给苹果。不过,深圳唯冠则在2000年就在中国注册了“iPad”商标权,根据中国法律规定,苹果公司将无法再使用这一商标。
业内人士表示,从一审结果来看,广东省高院的终审结果,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很不乐观。一旦终审维持原判,苹果在中国不但会遭遇所有侵权产品的下架处理,各地工商部门的天价罚款不可避免。此外,深圳唯冠也会就此向苹果公司提出商标侵权的反诉,提高天价的赔偿。
业界消息称,苹果iPad3将在3月上市。但iPad3何时能在中国上市以及届时是否还叫iPad,都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唯冠的救命稻草
据唯冠公告显示,其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对中国银行等8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5亿元。如今负债累累,濒临倒闭的深圳唯冠科技公司,只剩下iPad这个可以“换钱”的“商标”,它能否于本月29日在广东高院开庭的“iPad”商标权纠纷案终审中获得“重生”的机会,世界的目光都在聚焦。
深圳唯冠如此高调的“打假”行为显然事出有因。资料显示,唯冠科技集团1989年始创于台北,1997年以唯冠国际的名义在香港上市。唯冠科技(深圳)(即“深圳唯冠”)是唯冠国际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机和等离子电视机及相关零配件的研发和生产。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该公司最大客户美国宝丽来破产,造成应收货款未收回,从而导致流动资金缺乏。再加上2011年年初,美国对多家液晶屏生产企业提起反垄断诉讼,法院判决多家液晶屏生产企业支付巨额赔偿。受此影响,唯冠科技在美国市场损失惨重,并引发债务危机。
相关链接:
苹果调查富士康 每部iPad中国工人仅得8美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