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创>

海南中高考减压讲座 专家零距离为学子支招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2-04-29 14:35

   海口网4月29日消息(记者 谢舒)离中高考还有30来天,紧张、焦虑怎么办?29日上午,海南中高考减压首场公益讲座在海南华侨中学举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开基通过翔实的例子、活跃的语言、生动的现场互动让学生受益匪浅,现场还有专家零距离为即将奔赴考场的学子们支招。

   互动找信心 拍掌测潜力

   讲座一开始就以问答的形式跟学生开始互动。张开基说:“大风吹”,学生们问:“吹什么?”张开基答:“吹最帅的学生!”呼啦一大片男生站了起来。张开基再说:“吹想考清华北大的学生。”刷的一下,更多的学生站了起来。

   张开基表示,这是为了树立学生们的信心和高考理念。在重大事件面前,人们往往因害怕而失去信心。而接下来的拍掌测试,让学生们从中体验到了人的无限潜能。张开基问学生认为一分钟能拍多少下掌。测试的结果远比学生预测的多得多。学生们纷纷感慨地表示,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人的潜能是可以无限开发的:“这让我们懂得了不能在考试前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框框,一只拦路虎,应该勇于突破,创造更好的自己。”

   查漏补缺 把知识系统化

   张开基说,距离高考还有30多天的时间里,学生要做好查漏补缺的功课,即补知识系统的缺。在这其中,学生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把每一道不懂的题问懂了,知识体系就完整了。而常常是问明白了这一道题目,再遇到类似的还是不懂。

   题是做不完也问不完的。因此他建议,这时候学生不要拿着一张卷子问老师:“这道题该怎么做?”应该请老师:“帮我看看,这份试卷中我的知识有哪些缺陷?让老师从这份试卷中帮你分析还需要查哪些漏补哪些缺,这样才能真正地把知识系统化。

   认清自我优势 不被短板所扰

   考前一个月许多学生会感到焦虑、紧张。国兴中学心理老师崔建华说,这是正常现象,考生、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这些焦虑的源头大多来自于学生总是抓着自己的短板学科不放,总担心会被自己不擅长的学科拖后腿。

   对此,崔建华建议,考生不要太过于专注自己的短腿,这样往往会导致优势学科也没办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得不偿失。她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渴望自己的劣势学科有个质的飞跃基本上不太可能。所以,学生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学科,把优势发挥得更优,从而弥补短板学科的不足。要学会扬长避短,要学会接纳自己的短处,但不必过分关注于自己的短处把心情搞得很糟。

   高效自我暗示:昨天不懂不等于今天不懂

   “难题是提高分数的机会,不懂是懂的最佳时机。”“昨天的焦虑不等于今天的焦虑,今天的不懂并不等同于明天的不懂。”“就算你现在不及格,你也有考及格的潜力。如果你具备考二本的实力,你就有希望考一本。”这一句句口诀让现场为之振奋。用张开基的话说,这是高效的自我暗示方法。

   心理专家说,这种自我暗示法同样适用于考试当中。考生在考试中遇到较难试题时最容易紧张。对于难题,考生不妨自我暗示:我不会别人也未必会。以此可驱散心理压力。专家分析,高考中80%的题型基本上是年年一样的换汤不换药。中高考是一种全面的考察,不会因一题或某一门课影像全局。要学会自我暗示,自我安慰,防止产生恶性循环,使整个考试一败涂地。

   直面困难:分数能降也必有升的方法

   在中高考前学校都会安排各种测试,有些考生往往会被不稳定的测试成绩所困扰。成绩像坐过山车忽高忽低怎么办?

   对此,张开基说,面对它要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这是人生的通用公式。所以,首先要接受这个现实直视它。并相信就像有上山的路就有下山的路一样,分数能降下来就必有升上去的方法,关键是找没找到上升的方法,让、自己成长起来,成长比分数重要。

   焦虑不是魔鬼 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水平的发挥

   人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压力和焦虑在心理老师看来都不是大事。心理研究证明,不焦虑和过度焦虑都会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适度焦虑是可以唤起和调动心理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应试状态。所以,崔建华认为,考生、家长不必担心“压力”。她说,压力是考前每个学生都会有的,不必过分的将压力放大。如果考前没有压力,以一种麻木的状态应考,是达不到一种良性的激励的。

   她建议,家长要适度看待孩子的“压力”,不要一味的强调“不要有压力”、“要放轻松”。也不要一味的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这些反而会使压力值增加,导致孩子常态的压力变成“重压”。这时候家长可以不必太过分关注孩子,应做自己的事,给孩子一些空间。在考试中,可以鼓励孩子考一科丢一科,把注意力放在下一场。

   考前一天晚上早休息 勿再碰难题

   记者了解到,临近中高考,各学校都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考生保驾护航。比如海南国兴中学每两、三周都会为考生开一节心理课,并设有心理咨询室,平时会为学生做个别咨询与辅导。在校园内开设宣传栏,传递心态调整,考试技巧把握等。

   学校建议,考生考前一天晚上要按时休息,最好10点前上床,不要过早也不要过晚。不要再动书本,做些轻松愉快的事,如散散步、与家人聊天。切不要再碰难题,否则容易引发焦虑。将第二天考试需要的用品清点并准备好,本身就有利于缓解和转移紧张情绪。对于考前一天可能会因紧张或兴奋睡不着,专家建议,可以喝杯热牛奶或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切勿做看电视、玩游戏这样容易令人兴奋的事。

   提示:考试中的技巧

   接到试卷,先规划时间。从分发试卷到开考铃响,一般有5分钟时间,考生可在这段时间内,做出时间安排,保证答题速度,以免答题时,先松后紧,造成时间不够用,慌了手脚。

   先易后难,步步高登。答题时,建议考生把自己最好把握,最容易得分的题目先做。如果时间允许,每一道题目都不能轻易放弃。如果时间不够,应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优先确保分值高的题目做好。

   做选择题时,相信自己的第一反应,一锤定音。有的考生做完选择题后,不断复验,反复修改,结果反而吃不准。遇到卡壳时,保持冷静,不急不躁,继续做下去,把失分降到最底点。一般来说,卡壳是由紧张造成的,如果一段时间后,心情放松,头脑清醒,回过头来再做卡壳的题时,就会有灵感。

   答题时,先求正解,再讲速度。答题准确是考试得分的关键。考生答题时应想好概念,解题一步到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准确率,还可提高时间效率。

   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端正的字迹和整洁卷面让人赏心悦目,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

   考完一门丢一门。建议考生走出考场后,不同同学对答案,不问老师答案。因为过分的激动或沮丧都会影响以后的考试。甚至造成一些心理素质差的考生在以后的考试中一落千丈。

[来源:海口网] [作者:谢舒] [编辑:刘瀚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