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际新闻>

美国“食脸魔”探因:一种被称为"浴盐"的新毒品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2-06-11 11:18

  甲卡西酮药性十分猛烈。如2011年一篇发表在《刑事技术》的研究报告所言,用后可产生“能量爆炸”、“头脑冲击”、“身体冲击”、“思维加速”、“自信增加”和“欣快”等幻想效果,正是这种“奇妙的幻想”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之疯狂。

  1989年,甲卡西酮便被滥用于美国密歇根州,1992年蔓延到威斯康星州。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兴奋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令人痛苦而麻痹的副作用:妄想、幻觉、焦虑、震动、失眠、营养不良、体重减轻、脱水、发汗、腹痛、流鼻血和全身疼痛。“更加严重的是,甲卡西酮会导致急性健康问题和毒品依赖,过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脑部损伤甚至死亡。”徐江平说。

  全美首位发现这类药物中毒的安东尼·萨喀尔索博士也曾表示,吸食“浴盐”会导致人体的肾上腺素持续数小时地极端上涌。人体会处于偏执的恐惧和愤怒状态,令人体大脑异常地处于本能求生的“超速挡”,让更多氧气传递到肌肉从而增加吸食者肌肉的力量。

  “人们总认为从合法渠道买到的东西就是安全的,但他们根本不了解自己在用这类玩意做些什么。”萨喀尔索博士说。

  三盒感冒药可提一人次量

  市面上大部分感冒药中都含有麻黄碱成分,包括数十种常用感冒、止咳平喘药,这让甲卡西酮的制作变得轻而易举

  这种强烈的刺激感从何而来?

  徐江平表示,是多巴胺作祟。这种神经传导物质由大脑分泌,主要负责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奖赏效应”。“其实人们在恋爱的时候,体内就会释放多巴胺。而甲卡西酮和多巴胺传输,以及去甲肾上腺素传输都有密切关系。”

  甲卡西酮、苯丙胺或甲基苯丙胺(冰毒)、摇头丸、K粉、咖啡因等新型毒品,都能通过作用于神经中枢而刺激多巴胺释放,让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感。

  与之相应,人们熟悉的鸦片、大麻、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等传统毒品,则更强调“镇痛”作用。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

  据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江都医院戒毒科主任罗晓云介绍,这是因为传统毒品容易产生类似人体释放的内啡肽类物质——这是人体的自然镇痛物质,具有镇痛和使人愉悦的效果。

  不过徐江平坦言,迄今无论是根据文献还是新闻报道,几乎没有一种物质带来的刺激感和毁灭性能与甲卡西酮“媲美”。注射甲卡西酮后,“高潮”可持续15分钟至20分钟,这要比一般的成瘾性物质要长。

  除了尤金啃脸外,美国著名的毒瘾君子尼尔布朗的现身说法也是明证:吸食“浴盐”半天,当他再次清醒时,发现自己用一把割皮刀将自己的脸面和肚皮割开,“像剥一只虾。”

  今年1月,《药物毒理学杂志》报道了一例服用“浴盐”致死的案例:一名40岁的男子在服药后,变得非常富有攻击性,情绪失控,然后出现了严重的幻想症状,撕掉自己身上的所有衣服后跑到了街上。闻讯而来的警察想要将其送往医院,却遭到了这名男子的激烈反抗。为了保护他和周围的人,警方不得已使用了电击装置,而他此刻似乎变得力大无穷,居然连续电了3次才将他制服。被送到医院后,他出现了心跳加快、血压下降、贫血的症状,尽管经过全力抢救,还是在入院42小时后被宣布死亡。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曹斯 周冯灿 邹莹] [编辑:郑克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