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揭黑他屡遭威胁和打击
2007年1月,《南方周末》对蒋卫锁进行了关注,一篇《可怕的牛奶》的报道让蒋卫锁成为了全国的新闻人物,这也让全国人民都开始关注牛奶的安全问题。不过这篇报道出来后,蒋卫锁却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很多人认为他的这种做法不但不会挽救西部乳业市场,反而会让整个乳业市场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蒋卫锁的做法是出于对牛奶饮用者的健康考虑,但是当时却有很多人说他“坏”,周围很多开奶站的同行都恨透了他。
此时的蒋卫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几乎没有人理解他。从外部的影响来看,他的做法似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事实上,当时的蒋卫锁处境非常尴尬和艰难,掺假现象也未能得到解决。
于是,蒋卫锁将所有证据和素材提供给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7年4月,《焦点访谈》以《牛奶掺假揭秘》为主题揭露了乳业市场掺假和造假的行业潜规则,节目播出后,事情再一次在全国引起轰动。
此时,社会上流传了很多谣言,蒋卫锁也遭到了很多威胁和打击。有人向他放风说,社会上有人想花50万来“买”他的人头。此时的蒋卫锁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
为了打假他无奈选择离婚
外面的压力已经让蒋卫锁接近崩溃,与此同时,家庭内部矛盾也越演越烈,妻子终于无法忍受和他这样的“疯子”再过下去,于是选择了离婚。蒋卫锁根本没有精力和心思再去求妻子回头,于是他很爽快地同意了。
妻子走了,蒋卫锁还要继续自己的打假行动,当时他的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都在读中学,但是因为他的事件,两个孩子相继辍学了。现在回忆起这件事,蒋卫锁觉得自己非常对不起两个孩子,是他影响了两个孩子的前途。“如果不是我,他们都该上高中了,我多希望他们也能上大学啊。”蒋卫锁说,如今,他的儿子跟着他一起经营牛奶生意,女儿在家里呆着。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也让蒋卫锁得到了“平反”,离了婚的妻子也开始理解他。不过,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让蒋卫锁很难忘记,妻子在他艰难的时刻选择离开,这种伤害让他至今都不能释怀。所以他说,“复婚恐怕挺难”。蒋卫锁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中国的乳业能够完全健康起来,他希望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喝到健康的奶。
今日蒋卫锁
3月12日,蒋卫锁刚刚从北京参加完“3·15”特别活动。蒋卫锁这一次去北京仍是探讨中国乳业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因为几年的揭黑打假经历之后,特别是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作为“中国乳业打假第一人”的蒋卫锁,已成了中国乳业发展的一颗希望之星。
“我对西部乳业揭黑打假了这么多年,奶业有问题我早有预料。但是,我万万没想到这一次三鹿事件会这么严重,更没想到受害的群体竟会是婴幼儿。”谈到 “三鹿奶粉事件”,蒋卫锁说,这件事情让很多人曾经对他的误解和质疑都消除了。但是,这件事对他来说却非常痛心,因为事件比他之前预言的“西部乳业濒临崩溃边缘”严重很多。
蒋卫锁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中国消费者对牛奶市场丧失了很大的信心,这对中国乳业市场的发展来说是致命的打击。“现在很多消费者都茫然了,他们不知道究竟什么奶能喝,到底有没有完全安全的奶。原来喝奶的人可能因此不喝了,而原来不喝奶的人今后也有可能更不喝奶了。”蒋卫锁说,消费者的这种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所以现在乳业生产商和经营商需要做的就是在各个环节都保证好奶的质量,让消费者重新找回对乳业市场的信心。他正在为此做着新的努力。
曾获荣誉
2000年“杨凌示范区2000年度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
2001年“陕西省农村优秀人才”
2002年“200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2003年度杨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带头人”
2004年被评为“第四届陕西省杰出青年农民”
2004年被聘为“杨凌示范区慈善协会第一届理事”
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委党组致富带头人”
2009年荣获“首届网络3·15十大维权新闻人物”殊荣。
2010年入选"首届王顺利百年中国人物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