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相岸田文雄在27日的就任记者会上尽力避免中方的警戒心理升级。他表示,“希望以新政府诞生为契机,推动日中关系向前发展”。
对有效控制竹岛(韩国称独岛--本网注)的韩方,新政府的策略则更加灵活。关于岛根县定为“竹岛日”的2月22日,自民党竞选纲领中原本提出将由政府在当天主办纪念仪式,但此事已被“搁置”。官房长官菅义伟也就如何对待承认日军与随军慰安妇问题有关的1993年官房长官河野洋平讲话表示,将“不使其变为外交问题”。对朝鲜,日方目前则将努力预测对方的行动。
如果新政府长期保持上述姿态,则很可能失去期待“主张型外交”的国内保守势力支持。可以说,安倍政府的外交将在多重矛盾中起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用顽固的内在逻辑来作重大决策。
比起国际舆论或与邻国的关系,安倍更考虑自己国内的需要,强制推行迎合保守一右翼主张的政策。这样一来,安倍正在耗尽恢复“失去的10年”的衰弱经济和国家地位的力量和机会。
上周安倍本想向朴槿惠派遣特使,但失败了。他事先未与朴槿惠方面协商就先向媒体发表,但之后经首尔和东京的多次磋商,日方决定推迟派遣特使,在就任首相后重新定日程,带着不是自民党总裁而是日本首相的亲笔信访韩。如果看到安倍内阁成员的脸庞,韩方对安倍的特使派遣试探采取慎重应对是十分正确的。安倍内阁里有很多在独岛、慰安妇、历史教科书问题方面有极右倾向的政治家。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担心安倍内阁会让日本成为内向型国家。他告诫道,日本如果不在国际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只将视线转向内部,发展迎合大众的民族主义,不单是日本,就连整个世界也会一同遭殃。但对安倍来说,外部善意的忠告都是耳旁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