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洗后烘干就算消毒?
沿着机器,记者看到,工人摆放好的餐具,放入机器运输带后进入下一个环节——消毒环节。记者看到,数百个碗碟通过简单清洗后被传送到一个密封的机器里。不一会儿,另一端的工人将这些餐具放入筐子内进行打包。
“这是在给餐具高温消毒。”一名妇女说。“怎么消毒的?”由于是密封操作,在记者的要求下,一名女子打开了机器,记者看到,原本带有水迹的餐具通过机器后变得干燥。“你可以把手放入到机器里,有风的。”此时,另一名妇女说。
“不是高温消毒吗,手伸进去不烫伤吗?”见记者有所顾虑,该女子将手伸进了机器。随后,记者按照该女子的做法,将手伸进机器,结果发现机器里不停地有暖风送出,并没有感觉到高温。
“这也算高温消毒,就是烘干机器吧?”见记者询问,这名女子没有做声便走开了。
赤手包装还说“很干净”
记者在厂房转了一圈,发现里面肮脏杂乱,一间大约100平方米的厂房,去渣、浸泡、机洗、消毒、包装、储存全在里面。在一间大约2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堆满着清洗过的筷子,为了能够尽快包装,工人们在这里放了一台吹风机用于烘干水分。一名女子坐在一个矮凳上,将筷子摆放整齐后放入机器里进行包装。这名女子在摆放过程中,没有戴手套,全是赤手摆放。
在最后一个包装环节,记者看到,三名妇女没有戴手套。
在将餐具往塑料膜内装的时候,她们的双手不断碰触餐具表面。“这样不是白消毒了吗?”记者一边上前询问,一边故意用手摸了摸餐具。其中一名女子说:“没事,你看看,手干净着呢”。
记者一直盯着刚才用赤手摸过的餐具,只见几名女子将餐具放入了蓝色的筐子里,准备打包。在打包机器旁,装上塑料膜的成套餐具封口后,放进热收缩包装机中,就成为“消毒餐具”成品。
走访调查:浊水洗餐具放地上风干
定安有多家餐具消毒中心,记者随后又找到了另外两家。
在新华路附近一家名为“健诺”的厂子,眼前的一幕让记者大吃一惊。只见一间敞开的几十平方米的大院里,四五名中年妇女正围在一起清洗餐具。这一处厂房从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算是正规的厂房,大院里只有一个简单的用水泥砌成的清洗池,池里堆满杂物垃圾。工人们坦言,这个消毒池早已荒废多年,出厂的部分碗筷也从未进行消毒。
从现场环境来看,整个清洗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工作区间完全敞开,污水四溢,地面上到处都是清洗餐具后的残羹。尽管工人们都戴着手套,但是没有穿工作服,也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口罩。
在地上,几名工人正在清洗塑料盆里的碗筷,这些碗筷一看就是饭店里使用过的,有的还夹杂着一些残羹。让人觉得诧异的是,工人清洗碗筷使用的并不是流动的活水,而是在积满水的塑料盆里对碗筷进行清洗。这样的水被工人们重复用来清洗餐具,并不是清洗完一批就重新换水。
在小院子的墙角处,堆积了数十个蓝色筐子,里面堆满了清洗后的餐具。攀谈中,一名工人坦言,这些从浑浊不堪的盆子中清洗过后的碗筷,她们还会再清洗一次,然后就摆放在院子里的空地上自然晾干,晾干后用机器封装成成套的消毒餐具,最后进入市场。
随后,记者又来到扬墩坡村一家名为“保食洁”的消毒中心,结果发现,现场环境同样糟糕。见记者拍照,该厂老板解释,由于当天下雨,所以根本没有来得及清理现场。“我们都是些下岗工人,做这行不容易。”该老板告诉记者。
如此餐具还没得选
当日,记者来到当地一些大餐馆大酒店进行调查,发现在绝大多数餐馆,顾客只能被迫花费一元钱使用消毒餐具。在当地的一家餐厅门口,门口附近摆放着一次性消毒餐具,餐具包装上的厂名正是当地的“亮又洁。”
记者在该餐馆吃饭,要求服务员将消毒餐具拿走,改换散装餐具。服务员面露难色,说餐馆自己没有餐具,在餐馆吃饭的所有食客都只能使用一元钱的消毒餐具。
一整天,记者先后询问当地10多家餐馆,其中超过一半餐馆,顾客只能使用消毒餐具,其中有两家餐馆表示顾客也可以选用餐馆自己的散装餐具。
在沿河二路,记者在一家海南菜馆调查。老板说,消毒餐具是由公司早上送上门,同时将前天用过餐具收回去。“这样省事,也省人工。”餐馆老板透露自己喜欢用消毒餐具的原因说,每套餐具公司收他6毛,“顾客使用,餐具上标明着,一套一元。”
记者为这名餐馆老板算一笔账,一套餐具,餐馆什么都不用干,可以白白地从中获取4毛利润。该餐馆平均每天使用100套消毒餐具,一天下来,光赚消毒餐具的钱,就可以白白获得40元,一个月以30天计算,就是1200元。
餐馆老板说,以前为了洗餐具,他需要专门聘请一个洗碗工,再加上水、电等洗餐具费用,加起来要1500元。使用消毒餐具,这笔开支他也可以省下来了。
相关新闻
海南持续开展卫生人才智力扶贫 数百名人才服务中西部
标准化村卫生室“兜起”海南农村医疗服务网底
做好卫生应急工作 海南卫生部门启动应急预案Ⅳ级响应
海南6年选派247名卫生人才挂职中西部市县
海南各市县村卫生室药品由镇卫生院统一网上采购
海南打击私屠滥宰强化肉品卫生 农村宰点3年内升级改造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