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产品含肉毒杆菌事件愈演愈烈。首先公布的“涉毒”奶粉是可瑞康,紧接着是多美滋和雅培。此次恒天然乳清蛋白粉含肉毒杆菌事件波及范围极广,引起消费者广泛关注。据了解,海口市18个超市、母婴店设立了多美滋指定召回点,8月8日下午,记者对其中四家进行走访。(据海口网8月8日消息)
笔者发现,在记者暗访过程中,工作人员都会限定“如果消费者在本店购买到涉毒批次的奶粉,凭购物小票可以办理退换货手续。”笔者不禁疑问,对有问题批次的产品,应该是无条件地撤回的才是。如果在购物小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选择,显然消费者的权益才是最重要的。
近年来,除了三鹿公司因三聚氰胺奶粉而倒闭外,大多数被检验出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都被企业“召回”了之。而销售终端只见召回公告,企业库房只见封存报道,却鲜有销毁问题奶粉的公开信息。在生产与销售的中间环节,在未被严格监管的角落,有问题奶源被私下隐藏和买卖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才会时有问题奶粉死灰复燃的消息出现。
犹记得丰田车发现了安全隐忧时,从丰田车老板到主管质量的负责人,紧急召回全球有问题丰田车八百万辆,丰田主管技术的老总在说到收回所有有安全隐忧的车辆时,反复强调了一句话:不惜一切代价!现在,毒奶粉出现,侵蚀着无数中国孩子的肾脏甚至生命,可是我们没有听到任何要“不惜一切代价”收回、销毁的消息,仅仅罚款、召回,不知道能不能堵住毒奶粉的源头,让问题奶粉从我们孩子的奶瓶里销声匿迹。
面对问题奶粉,不能仅仅向公众宣布召回了事,否则难保有问题奶粉重新杀入市场,三聚氰胺再战江湖,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问题奶粉的召回机制,从源头上根治。另外,问题产品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只是对消费者权益的部分补偿,更不应该在召回问题上,再人为的设立门槛。比如购物小票。
相关链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