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不少央企已有所推进。比如,在董事会制度建设上,虽然还有部分央企未建立自己的董事会制度,但像“三桶油”、宝钢和武钢在内的国家资源型企业均完善了自身的董事会制度。
对于监管问题,黄淑和则提出,下一步国资委将积极推进国资监管综合性立法。继续建议修改完善《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关条款,加快起草《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配套行政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要子企业重大事项管理等基本制度。进一步规范监管方式和手段,探索分类监管,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提升国资监管效能等。
有可能部分央企分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黄淑和之外,近日又有消息爆料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完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指导意见》有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出台,其中,“国企分类监管等将成为重点改革内容”,但“国企不同业务的厘清是焦点与难点”。
消息称,业界对国企业务的分类有多种,“一般央企的主营业务属垄断性,地方国企的主营业务属公益性,也有提法将前两种统称政策性,其他业务可划归为竞争性、市场性或经营性。”
媒体称,“要把国企业务界定清楚,就涉及包含多重业务的大型国企的拆分。”此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石油)和国家电网均曾爆出过被拆分的新闻,但随后均被官方否认。
不过,能源专家林伯强此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虽然短期看,拆分中石油还不靠谱,但至少,将管网从中石油的业务中剥离出来,还是可以为各方所接受。来自俄罗斯的经验是,俄罗斯不光有俄石油和俄气这样的巨型资源企业,也有Transneft这样的管网垄断寡头。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媒体称,石油、电网、铁路等领域的国企应该聚焦主营业务,如油气采集业务可以垄断,管道业务和终端的加油站其实可以放开;铁路的投资、建设、运营可以拆分;电网的输电和配电应该分开。
而国务院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早前就在《中国改革》上撰文建议,新一轮国有经济改革,应该是目标明确有时间表的改革,“这个目标就是,重启民营化,显著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实现多数国有大公司大集团的股权多元化或法人整体上市。这个改革的时间表,应该以五年为限”。
相关链接
国资委:地方国企效益下滑 一些地方仍盲目铺摊子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