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衍玲
“那时候,我都是等弟弟放学后再让他教我认字,有时候弟弟累了睡着了,我就自己一笔一划练习学过的字。”王瑛老人回忆起小时候的读书经历,不禁湿了眼眸。今年82岁的王瑛老人精神非常好,平日除了在社区教居民跳舞,参加社区活动外,就是在家里看自己喜欢的书。
说起自己读书之路,王瑛老人思绪慢慢漂远。那时候家里很穷,王瑛老人是家里的老大,每天都得帮助父母干活换取生活物资,到了上学的年纪也不能上学,看着别人上学读书,王瑛老人也只能在心里羡慕,直到小自己两岁的弟弟开始上学,王瑛老人才摸到梦寐以求的书本。
弟弟白天去上学,晚上才放学回家。王瑛老人每天都期待着弟弟早点放学,放学后就可以拿弟弟的课本来学习,不懂的就问弟弟。王瑛老人说,那时候家里人睡得都比较早,晚上家里都是黑乎乎一片,自己就拿着煤油灯在角落学习……就这样,王瑛老人慢慢地学会了小学一部分的课程,后来弟弟外出上初中,王瑛老人也没有了书本。
“那时候对书本有一种执着,看到什么书都想拿回来读。”王瑛老人说,村里有一些人家的祖辈读过书,到这一辈没人读书,遗留下来的书籍就被当做垃圾扫掉,有时候凑巧看到就捡回家,有时间就拿出来读,虽然有很多字不认识,但还是不减读书的热情。
1952年,17岁的王瑛被分到原琼山县土改复查工作队,当时的土改文件就成王瑛的“书本”。当时她会把土改文件读好几遍,遇到不懂的就问,这样也认识了更多汉字。后来被分配到某机关工作,王瑛主动报名上夜校进修,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王瑛老人回忆说,那时候每天晚上都骑着自行车去上夜校,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路上几乎没什么人,心里也挺害怕的,但自己还是坚持把高中课程都学完。
后来成家后,生活也逐渐变好,王瑛老人爱读书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我看了红楼梦的电视剧,里面的情节、人物刻画等都非常吸引我,当时我就想去买四大名著来看。”王瑛老人说,四大名著比较贵,但自己还是咬牙给买下来了,现在说起来还有点心疼,但一点都不后悔。“我这一生最不后悔的事就是喜欢读书。”
(海口网2月16日讯)
相关链接:
李修文: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