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把握正确的理论框架,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您当前的位置 : 黄灯笼辣评>文化教育>

构建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框架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5-15 09:46
  原标题:构建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框架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把握正确的理论框架,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系统阐明了“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方向、主要任务、重要举措等总体布局,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小康绘制了美好蓝图。

  “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和环境。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三大战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旺盛。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框架和路径。

  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所决定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需要尊重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树立当代中国意识,在当前中国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生动实践中寻找文化创作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创造更多有影响力、生命力、感染力的文化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要广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建设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一方面,代际间潜移默化传承的道德、礼仪、节日、饮食、习俗等文化形式,是实现历史传承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必须善加护持;另一方面,文化又植根于时代的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需求,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的时代特征,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再次,要广泛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形式和文明成果,在交流互鉴中繁荣中华文化。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和传播,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有宽容博大的文化胸襟,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同时还要有学习借鉴和消化吸收的能力,对于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文明形态抱以包容理解的态度,尊重不同群体对待多元文化的不同审美,不断创新、丰富文化内容与形式,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把握正确的理论框架,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祁远)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祁远] [编辑:余冰月]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