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中国正寻求利用旨在预测和防止犯罪的技术来一瞥公民的未来。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24日报道,一些公司正帮助警方开发人工智能,他们说这种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警方在犯罪行为实施前识别并拘捕嫌疑人。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7月21日说:“如果我们能很好地使用智能系统和智能设备,我们就可以事先知道……谁可能是恐怖分子,谁可能做坏事。”
报道称,人脸识别公司广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测试一套系统,它利用人们的活动和行为数据——例如去出售武器的商店——来评估他们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当一个人的犯罪风险达到极高的危险地步时,该公司的软件会告诫警方,从而让警方进行干预。
云从公司发言人傅小龙告诉《金融时报》:“警方正利用大数据分类系统根据一些人去的地方和所作所为评估一些高度可疑的团伙。”
报道称,电话和电脑到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软件等新技术正在增强政府的监控能力。
李萌说,预防犯罪可以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府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
报道称,中国的犯罪预防技术依靠的人工智能技能有几项,其中包括人脸识别和步态分析,以便从监视录像中对人进行识别。
此外,“人群分析”可以用来发现人群中“可疑的”行为举止模式,例如在火车站从普通旅客中找出小偷。
除了跟踪有犯罪历史的人之外,云从公司的技术还被用来监控诸如刀具店等“高风险的”地方。
傅小龙说:“当然,如果有人买了一把厨房用刀肯定没问题,但是如果这个人后来又买了一个麻袋和锤子,那就可疑了。”
中国在犯罪行为预测方面利用人工智能的另外一个例子是“行人再识别”功能,即把一个穿着不同的衣服出现在不同地方的人的身份进行匹配,这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成就。
然而,这项新型技术也提出了可能带来误判的问题。
报道称,尽管中国的法律不允许对一个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提出指控,但可以对企图实施犯罪的嫌疑人提出指控。(编译/刘晓燕)
相关链接:
一周国际热闻:韩国大法院修改规定 朴槿惠案宣判可直播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