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绘就了一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从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到今年5月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为实现联动发展、造福沿线人民注入了中国力量。现在就随“学习笔记”小组一同看看,“一带一路”这四年,习主席如何携手世界共同圆梦。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一带一路”这四年,习主席携手世界共同圆梦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8-08 17:28

 

    在全球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绘就了一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从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到今年5月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为实现联动发展、造福沿线人民注入了中国力量。现在就随“学习笔记”小组一同看看,“一带一路”这四年,习主席如何携手世界共同圆梦。

 

    “一带一路”的由来:

    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演讲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上的演讲

    2013年秋天,我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2017年5月14日,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时的讲话

    “一带一路”是什么?“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演讲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倡议。

 

    丝路精神的核心: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们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得到沿线国家广泛认同。

    ——2016年6月2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2017年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时的讲话

    怎样理解“丝路精神”?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在这名垂青史的开拓事业中,“丝路人”依靠驼队和善意、宝船和友谊,架起了世界和平合作的桥梁;不同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知识、技艺在中国与世界之间交流互鉴;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创造了大发展大繁荣。

 

    “一带一路”基于对世界形势的研判:

    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和挑战频发的世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外界反响很大,各方都在响应。各方之所以反映强烈,主要是因为这个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

    ——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激发出强大的生产潜力,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和生活效率,人类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利益纽带不断密切,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全球化面临新的艰难险阻,符合全人类利益的开放合作理念面临威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未能反映客观变化,体制机制革新进展缓慢;发达经济体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一些发展中国家却尚未开启现代化的大门;全球贸易投资体系有待完善,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尚未成型;相当多的国家基础设施不足,区域、次区域发展面临瓶颈制约。面对困难挑战,唯有加强合作才是根本出路,正基于此,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7年5月10日,《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

    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

    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7年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时的讲话

    “一带一路”为何能得到各方的认可与支持?中国基于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研判提出“一带一路”,顺应了各国未来发展的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国之间的利益纽带不断密切,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在挑战频发的当今世界,更没有哪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解决三大“赤字”。“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其时,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带一路”过去四年的建设成效:

    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建设内容从愿景转变为现实

    中国将同各方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实现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互利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强大动力。

    ——2016年11月1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3年多前,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2017年1月17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时的讲话

    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这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的4年。

    这是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的4年。

    这是贸易畅通不断提升的4年。

    这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的4年。

    这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4年。

    ——2017年5月14日,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时的讲话

    “一带一路”四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四年来,中国主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给各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各方通过国家战略和发展愿景的沟通,找准利益契合点,实现了政策对接、优势互补;规划实施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

 

    “一带一路”未来发展的五个目标:

    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

    发达经济体要积极分享最佳实践,主动转让技术,发展中经济体要勇于探索、增加投入、迎头赶上。要发挥亚太经合组织的政策平台和孵化器功能,在互联网经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城镇化等领域加强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015年11月1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中国愿同沿线国家一道,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创新型合作模式、开拓多元合作平台、推进重点领域项目,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

    ——2016年7月25日,致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贺信

    “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这里,我谈几点意见。

    第一,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第二,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第三,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第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第五,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2017年5月14日,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时的讲话

    “一带一路”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和平之路,即打造一种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繁荣之路,即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开放之路,即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即“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向创新要动力。文明之路,即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一带一路”合作交流的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中国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将进一步联结遍布全球的 “朋友圈”。

    ——2017年1月18日,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时的演讲

    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2017年5月14日,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时的讲话

    “一带一路”为何不会使其他国家受到威胁?国际上可能还存在质疑的声音,认为中国是在借“一带一路”搞地缘政治扩张。然而中国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不争霸不扩张,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主体,不存在霸权主义和政治依附。四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合作就向国际社会做出了证明,“一带一路”致力于使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构建一种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绝不是“马歇尔计划”那样以政治为目的单向援助,不会给其他国家带来任何威胁。

 

相关链接:

IBF“一带一路”区域组织成立 促沿线国家拳击事业
为“一带一路”创造更多的绿水青山
借力印尼侨领优势和资源 推动海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23国著名学者及汉学家聚焦“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

 

相关链接:
23国著名学者及汉学家聚焦“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
借力印尼侨领优势和资源 推动海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为“一带一路”创造更多的绿水青山
IBF“一带一路”区域组织成立 促沿线国家拳击事业
[来源:求是网  ] [作者:唐淑楠] [编辑:(见习)刘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健康中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