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已有月余。这座面积仅1.88平方千米的小岛,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像这些日子如此受到世界的瞩目。蔚蓝的海岸、古老的建筑、繁华的街道、浓密的绿荫……因为“世遗名片”,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很多人的心中有了新的诠释。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后世遗时代”鼓浪屿的追求与梦想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8-24 20:05

  这是一株被台风“莫兰蒂”吹倒的古树。经过艺术处理,这株大树成为鼓浪屿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图片拍摄于2017年8月16日。新华网刘默涵 摄

  新梦想

  申遗成功,鼓浪屿完成了一个“小目标”,下一站:回归美好家园。

  一百多年前,厦门通商开埠,鼓浪屿以其“女王皇冠上的宝石”般的璀璨魅力,汇集了13个国家的领事馆或代办机构,许多商行开始集结,德记、和记、怡记以及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等洋行将商贸辐射到闽南及更广阔的地区。最多时,鼓浪屿有500多位外国人在岛上生活,形成了繁荣的近代国际社区。

  申遗成功后,鼓浪屿如何做好社区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在“鼓浪屿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总结暨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大会”上强调,不能忘记申遗初心。

  “申遗为民、申遗惠民”是鼓浪屿申遗多年来一直秉承的工作主旨。“在申遗过程中,我们把社区保护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社区的文化复兴、社区居民的利益保护,是鼓浪屿申遗的重要标志。”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郑一琳说。

  相关数据显示,鼓浪屿岛上目前的常住人口约在1~1.5万人。从人口数量上看,这仅相当于厦门岛上一个普通居住小区的三分之一。而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鼓浪屿理发店、面包店、修车店等生活配套生意的不好做,从而加剧了岛上居民生活不方便等问题。

  “改善社区的各种配套,不要仅靠市场去维护。政府也会不计较得失,提供一些场所,以较低的租金让人们去经营。除此之外,我们会把修车、干洗等一些生活服务功能,集纳到社区服务中心,这也是一种反哺社区的做法。”王唯山说。

  鼓浪屿要建设人文社区,最核心的还是要有产业。

  “鼓浪屿发展定位非常明确,由文化社区与文化景区两部分组成。”王唯山说,随着未来对鼓浪屿人文价值的挖掘,文化景区延伸出来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将支撑文化社区的发展。

  从某种角度来看,鼓浪屿现有的空间,使它具备发展一批特色文化艺术教育产业的基础。

  思明区政协常委吕韶风认为,鼓浪屿上有很多博物馆,应该被定义为教育机构、文化服务机构,面对全市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免费开放。

  “音乐是鼓浪屿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鼓浪屿原住民普遍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百年来,岛上音乐人才辈出。鼓浪屿完全可以吸引一批在国际上或是国内具有较高水准的人才,与鼓浪屿相关单位共建共赢,资源共享,在岛上形成具有鼓浪屿特色的国际文化交流研学基地。”鼓浪屿风琴博物馆馆长方思特认为,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多鼓励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学生到鼓浪屿游学。鼓浪屿上有万国建筑,可针对建筑、音乐等专业的学生推出相应夏令营等。

  事实上,基于鼓浪屿的历史与它的定位,文化艺术教育是目前政府在考虑的一大方向。

  “鼓浪屿有一些比较出名的音乐、美术学校。未来我们在空间资源上会加大对这些学校的扶持,发展鼓浪屿的特色教育,发展鼓浪屿的文化产业。”王唯山说,鼓浪屿将立足于传统的音乐与美术教育优势,引进一批艺术家到岛上生活、创作、授课。

  王唯山透露,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虽然已从鼓浪屿迁出,但是学校计划对老校址进行重新利用。“他们目前正联系一些企业,打算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工艺大师创作基地,让更多的艺术家到岛上创作。”

  艺术无国界。借力艺术打造鼓浪屿社区,无疑能更好地联接中外,产生共鸣。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未来艺术教育产业的成长、壮大,鼓浪屿的社区人气势必得到极大的恢复。不远的将来,鼓浪屿有望重新成为培养艺术家的摇篮。

  “鼓浪屿的改变打动了我。”除了把家搬到鼓浪屿,厦门中提琴演奏家杨璟和她的男朋友乐宾也计划,在鼓浪屿兴办一家教育机构。她说,“将来有小孩的话,我相信孩子们会在鼓浪屿上度过一个非常美好的童年。”

 

 

相关链接:

“空姐”“空少”走进鼓浪屿 培训志愿者金砖“有礼”
空中俯瞰美丽新世遗——鼓浪屿
中国福建省鼓浪屿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双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你好,可可西里、鼓浪屿!

 

相关链接:
中国福建省鼓浪屿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双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你好,可可西里、鼓浪屿!
空中俯瞰美丽新世遗——鼓浪屿
“空姐”“空少”走进鼓浪屿 培训志愿者金砖“有礼”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永刚 刘默涵] [编辑:余冰月]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