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7市场监督管理论坛设海南专场
国内“大咖”献策美好新海南建设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法治是重要的基石。”9月8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曙光建议,海南要发扬特区精神,成为法治化营商环境试验区,建立完善的公司法律体制与司法机制,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及文化吸引企业愿意来,让企业留得住。
当天上午,由国家工商总局和海南省政府主办的2017市场监管论坛,首次设立海南专场地方论坛,包括李曙光在内的多位国内知名专家,以“市场监管体制创新,海南建省办特区30年先行先试探索之路”为主题,为构筑国际化现代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积极建言献策。
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全球,美国特拉华州是一个值得学习借鉴的样本。”李曙光说,这个州面积不大,资源也不丰富,却吸引了一半左右的世界500强企业注册公司,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具有堪比名企的极高办事效率,完善的公司法,营商环境一流。
在李曙光看来,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海南是个典型的岛屿经济体,陆地面积并不大,用好用足特区优势,立足实际对标国际标准,才能构建更完善的法治环境,筑巢引凤,提高区域吸引力,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作为国内著名法律学者,李曙光为建设美好新海南给出的建议是:国际旅游岛,要充分认识到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深刻意义,从如何保护各种产权、科学设立市场准入门槛、实现公平竞争、实现市场出清、司法保障以及商事制度配套改革等各方面探索,成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试验区。
加快建设智慧监管平台
“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心目中的国际旅游岛应该是国际之岛、数据之岛、智慧之岛,要达到形象国际化、管理数据化、服务智能化。”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理事、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首席数据专家屈庆超认为,海南要加快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要建立数据融合中心、应用中心、业务指挥中心等三个中心。
屈庆超表示,需要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以及互联网数据等各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融合,构建企业、自然人和商品视图,建立监管目标画像,从而减少监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结合人工智能,以业务为导向,围绕分类、分层、定向监管,构建风险探测模型,为精准监管提供支撑。
“市场监管要从传统靠人力的监管逐步走向依靠科技的监管,从行政监管走向行政法治监管,从政府监管走向政府主导社会共治的监管,从价格平等质量的监管走向多维度的监管。”在海南专场论坛上,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管理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银温泉如是建议。
“真正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监管,打造政府与社会协同监管的体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改革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自治,促进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记者曹马志
(海口网9月9日讯)
相关链接:
以色列农业专家Myron Sofer 到访海南 带技术为农业发展献策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