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起,手落。叮叮咚咚清脆的敲击声在瓦房中随筷子的起落飘荡起来,一位古稀老人神情专注,桌上的瓷碗在他流畅地敲击下发出悦耳的乐音,串成一段又一段动听的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海南古稀老人“妙手生歌” 用碗筷敲出动人乐章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9-12 09:43

  邢增华老人正在用碗筷敲出动听的乐曲。南海网记者 庄晓珊 摄

  手起,手落。叮叮咚咚清脆的敲击声在瓦房中随筷子的起落飘荡起来,一位古稀老人神情专注,桌上的瓷碗在他流畅地敲击下发出悦耳的乐音,串成一段又一段动听的旋律。

  71岁老人邢增华,50多年来,家境贫寒的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从一名年轻气盛的少年,到如今已经吐字不清的古稀老人,他手中的乐器从二胡换成扬琴,再到几个其貌不扬的碗筷。音乐也让他在艰难的岁月里,重新获得新生。9月11日,南海网走进邢增华老人的生活,了解他与音乐之间背后的故事。

  邢增华老人与乐友一齐合奏《盅盘舞》吸引村民驻足观看。南海网记者庄晓珊 摄

  如痴如醉筷子与碗的美妙结合

  车子沿着弯曲悠长的乡间小路行驶着,经过热心村民的指路,9月11日,记者抵达了邢增华在文昌市会文镇官公铺村委会昌面岭村的家中,终于见到这位手揽绝活的老人。

  十个大小不一的瓷碗,邢增华小心翼翼地用手托着,轻放到圆木桌上。“要用毛毯铺底下音质才好些。”他将这些宝贝依次排放在毯子上,双手握着一双木筷子,手落,几声悦耳音符响起,筷子敲打在瓷碗上,时而轻如蜻蜓点水,时而重如倾盆大雨。

  抑扬顿挫间,老人手中的筷子还能玩出几多花样,木筷子灵活地游走在相邻的碗上,瞬地一划,铃铛般的清脆音符洒落满地。一曲作罢,老人又喊来了自己的乐友,三人奏出悦耳的合鸣,令在场的听者如痴如醉。

  邢增华老人与乐友一齐合奏。南海网记者 庄晓珊 摄

  热情不减50余年的平凡音乐之路

  尽管一直以务农为生,但邢增华一直不改对音乐的喜爱。60年代初,还在上初中时他便参加到学校的文娱队中。成年后,他又抱起一把二胡,跟随海南民间表演团队到各地表演公仔戏,当起民间乐手。

  “让我们吃惊的是,他还东拼西凑,自己带着钱跑去内地买了一台扬琴回来,实在是让人佩服。”邢增华老人的朋友梁其刚说,老人对音乐的坚持让人感动。他与邢增华同属于会文镇思乡园乐队,方圆十里村庄有人只有办喜事,他们都会受邀演出。

  “虽然接触音乐程度不高,但是我能把谱子认全。”说起自己几十年的音乐之路,邢增华老人露出亲切的笑容,“音乐让人心情愉快,感到放松,也让我把之前的不开心也放下了。”

  邢增华老人细心地用袋子装好自己的“碗筷乐器”。南海网记者 庄晓珊摄

  晚年遇坎生病割去一截舌头

  虽然一路有音乐陪伴,但在7年前,邢增华老人却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岁月。“我的舌头上生了个瘤,检查后去海口做了手术,心情也变得很沉闷。”邢增华先后花8万元在海口做了2次手术,舌头也被割掉一截。

  “回来以后,很多人都不敢靠近我,一下子我感觉很沉闷。”病愈后,老人说话变得含糊不清,加上朋友的远离,他变得郁郁寡欢,脸上再不见往昔的笑容。

  生活的打击让邢增华倍感压抑,就连平时热爱的扬琴在此刻也变得枯燥不堪。“后来我有一个同学约我去保亭举办的泼水节,他不仅不嫌弃我,还与我同吃同住,让我心情逐渐放松了许多。”

  重获“新生”音乐带他走出阴霾

  2015年,一场大雨洗去了老人心头的阴霾,淅淅沥沥的雨点掉落在破碎的瓦片上,激起了点点水花,也荡起了邢增华内心的涟漪。

  “雨落下敲击瓦片滴答滴答的声音很好听,我吃饭时就想到这和用碗来敲出来的声音也相似。”邢增华老人灵机一动,试想着用碗筷也能演奏出音乐,第二天便跑到镇上的商铺里选购瓷碗,“一大堆的碗,一百个碗中你找不到一个碗能敲出准确的音调,如果要是敲坏了别人的碗你再赔钱,别人才允许你敲。”

  坎坷的寻碗过程足足花了老人半年时间,之后,他又花了3个多月时间用碗筷练习曲子,如今,老人已经可以熟练地演奏出《盅盘舞》、《喜盈盈》、《映山红》、《天涯歌女》、《高高艳阳天》等十几首曲子。

  “做音乐开心啊,玩音乐的人几乎都是很快乐的,只要我还活着就会继续敲下去。”老人满是期望地说道,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音乐也为邢增华老人拨开云雾见天日,这位已经年入古稀的老人,终于对生活又有了新的期盼。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文昌9月11讯(南海网记者 庄晓珊)    

  邢增华老人与乐友一齐合奏《盅盘舞》吸引村民驻足观看。南海网记者 庄晓珊 摄 
 
相关链接:
古稀“老顽童”的骑行梦,一次不设目的地的远行
古稀中风子不弃 浙江永嘉花甲孝女十年奉亲路
《我的前半生》原著作者亦舒年届古稀推出科幻新作
文昌古稀老人出十几万元把祖屋改成书屋 无偿向村民开放
 
 
相关链接:
文昌古稀老人出十几万元把祖屋改成书屋 无偿向村民开放
《我的前半生》原著作者亦舒年届古稀推出科幻新作
古稀中风子不弃 浙江永嘉花甲孝女十年奉亲路
古稀“老顽童”的骑行梦,一次不设目的地的远行
[来源:南海网] [作者:庄晓珊] [编辑:(见习)刘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