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们在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里选购玫瑰产品。记者王凯 摄
农民富:转产转业奔小康
“2013年,习总书记到玫瑰田中看望我们,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们的收入、生活情况,鼓励我们发展产业,勤劳致富。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真心想感谢习总书记,带领我们农民过上了好生活。”每当回想起5年前的春天,那个温馨感人的画面,玫瑰谷育苗工人李玉梅眼眶里常打转着泪花。
的确,来自习总书记的殷切情怀,正是在那个温暖的春天,传递给了包括李玉梅在内的万千农民,引导着他们向新型农民转变,助推着农业经营主体加速转型,为百姓创造了更有保障的生活。
在习总书记的支持与肯定下,玫瑰谷不断优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向玫瑰种植和利用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并带领周边博后村、大茅村等村庄农户告别了上山砍柴、毁林种地的日子,鼓励村民出租土地、种植玫瑰、发展产业,解决周边村庄村民就业,农民和企业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
“我们推行‘五统一分’方式,统一规划、机耕、技术、种苗、销售,并分户管理,把种植基地作为景区运营。”杨莹介绍,玫瑰谷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大力发展玫瑰相关产业和花卉产业,5年来,成立了19家合作社,吸引1000多名农民从事玫瑰生产,老乡们从观望、参与到积极支持,从等、靠、要、拿,到自己主动干、积极干,从“输血”变成了“造血”,当地农民共同参与研发相关玫瑰产品,齐心奔向致富路。
“收入提高了,农村的社会治安、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也开始发展起玫瑰特色民宿、餐饮、便民商店,日子越过越美了。”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村民谭中仙说,博后村发展规模化玫瑰特色民宿就有十余家,全年出租率可达75%以上。
农村美:美丽乡村引客来
农村美不美,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农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习总书记曾说过,“如果不把农村建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被拖后腿。”
如何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近年来,不辜负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海南各级干部将“三农”问题记挂于心,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农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与全域旅游、互联网、民族文化等结合起来,互促共进,涌现出北仍村、中廖村、什寒村等一个个美丽乡村发展的生动范例。
眼下,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玫瑰谷依托博后村优质的生态自然资源,发挥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提出并规划建设玫瑰产业小镇。这对于万千农民来说,无疑又是一大利好消息。
“我们避免大拆大建,将对原居民区植入玫瑰文化,进行特色改造,同时整合土地资源,进行玫瑰产业深加工和玫瑰主题旅游项目的开发,做到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杨莹说。
“中国要强,农业一定要强;中国要美,农村一定要美;中国要富,农民一定要富。”习总书记的叮咛嘱托,情真意切。如今,大特区海南正步入“而立之年”,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海南意气风发,阔步前行,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努力描绘美好新海南的动人画卷!
相关链接:
【潮起海之南】海南:创新发展 打造国际海岛新高度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