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丘濬
《祭抱元境神碑》
丘濬《祭抱元境神碑》原文为:成化七年岁次辛卯十月己亥二十五日癸未,翰林院大学士丘濬谨备牲醴,遣人祭告于抱元境神,祝曰:嗟此一方之田,壅水成川,民不得耕,四十余年,老者倾故,少者白颠。茫茫巨浸,孰知为田?推原事起,厥有所先,截下流以中断,制低水于高原,转车灌溉,利己自专。返使良畴,变为深渊。彼岁两收,今无一焉。人心不齐,饮诉莫宣。枵腹纳税,多至颠连。抱元童叟,群然来前。泣以告予,深用恻怜。因呼其人,谕以善言。彼亦悔过,莫咎其先。彼此一收,两得其全。顾惟久废,复旧为难。愿以归我,代输税钱。王再拒之,誓告众田子孙,后继昭然。徒众是鸠,赀力是捐。一旦水落,禾苗有年,虽仍旧业,岁取十千,非人力之所至,实天道之好还。谨备牲醴!
古碑高约2.15米,宽1米,嵌在一块巨大的取原地岩石为底的碑座上,碑文为正楷,阴刻竖字。(石中华摄)
碑文大概的意思是:明成化年间,抱元都美味河下游有地主豪强堵河引水灌溉自己处于高处的田地,致使美味河上游低洼田地被河水淹没,不能耕种,长达四十多年,面对豪强,上游民众无可奈何,还要饿着肚子向国家缴纳田税,致使民众困顿穷苦。适时丘公回乡为母亲守孝,抱元村民得知,就找到丘公申告,丘公于是召来豪强,商量解决。最后开挖水潭,修理排沟,设立堵水警戒线,让上游低洼田地有田可种,并于高处田地者一年各种一季,皆大欢喜,丘公回京前还建立碑牌祭告抱元境神让此事成为事实。
(记者 龙易强 整理)
羊山古村落
村口似园林
“不到村口不见村”, 羊山地区的古村落村口广场的祠堂、庙宇、百年古树、古村门、石墙等,一同形成富有诗情画意的村口园林景观。羊山古村落居民的祖先多从福建等地迁居而来,来到海南生活后,在此形成了带有中国传统的中原文化色彩。村落布局讲究村前以广场、古树为基址前景,形成开阔平远的视野。
新旧沟湿地内仁庄村大榕树与特色村口石门。(石中华摄)
村口处的古树,是道路的坐标。古树不仅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同时也增强了古村落的神韵,为居民提供了极好的纳凉休闲之所,逐渐成为古村落中重要的社交场所,形成了小广场,周边坐落着全村的祠堂、庙宇、戏台等公共建筑。村口广场既是全村祭祀祖宗庆典的活动场地,也是村庄的主要公共空间。
羊山地区的古村门,是传统古村落的主要标志之一。传说古时候羊山地区有一种野人,形象古怪,身材高大,四肢发达,但不能下蹲,经常到村里伤害小孩和偷袭财财物。村民们为了防止野人入侵,便修了矮小的村门,避免村民受到侵害和干扰。村门旁安置石公,世称土地公,即用火山石构筑成小石屋,内置形象的火山石公或用石头雕刻成石公,为村庄守护神,阻挡邪气。
(记者 龙易强 整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