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李先生与朋友聚餐,消费800多元,买单时,李先生发现收银员只把他的银联卡在POS机上碰了一下,没输密码,小单就吐了出来,连签字都不用。收银员解释说,银联卡免密免签功能已经把单笔限额从300元提高到1000元,这样买单就更快了。但李先生总感觉心里不踏实,因为之前他不知道这个功能。更让他想不通的是,银行卡这个功能难道不能让持卡人选择开通吗?(7月1日《北京青年报》)
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是中国银联为持卡人提供的一种小额快速支付服务,当持卡人使用具有“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支持“银联手机闪付”的移动设备,在指定商户进行一定金额及以下的交易时,只需将卡片或移动设备靠近受理终端的“闪付”感应区,即可完成支付。支付过程中,持卡人不会被要求输入密码,也无需签名。
诚然,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属于一种技术创新,能减少交易手续,提高交易效率,且银联也采取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比如,谨慎选择诚信度较高的商家进行合作,推出72小时失卡全额赔付保障服务等。但即便如此,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功能的默认开通,依然让不少人难以理解和接受,感到相关权益受到了漠视。
银行卡持卡人是金融消费者,享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财产安全权等权益。尽管各银行在推出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时,都通过官网等媒介做了公告,银行的银行卡章程、领卡合约中也有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功能默认开通的条款,但平心而论,注意银行公告信息的人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没有向持卡人进行重点提示、特别说明、事先告知,那么,很多人对此实际上就处于一种部分未知或全部未知的状态,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权益也就受到了实质损害。
因此,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却不能“免问”。实际上,小额免密免签功能的便利性和自愿性、安全性等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银行仍可保留默认属性,只是在提供具体服务时,明确提示、告知持卡人此项功能,征询持卡人意见,让持卡人选择是否关闭以及免密交易的额度,这样,就能让持卡人在银行卡免密消费时多一份准备、多一份踏实、多一份安全,进而推动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进入健康轨道。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