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宠”区别于猫、狗等通常宠物,主要是指一些外形奇特而又少见的“怪异”动物。一方面,在社交网络和短视频APP中,“异宠”大行其道,玩家需求千姿百态;另一方面,网上售卖活体野生保护动物的信息泛滥不止。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异宠热”现法外之地——互联网贩卖野生保护动物调查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8-07-25 15:02

  新华社上海7月25日电 题:“异宠热”现法外之地——互联网贩卖野生保护动物调查

  新华社记者 兰天鸣

  “异宠”区别于猫、狗等通常宠物,主要是指一些外形奇特而又少见的“怪异”动物。一方面,在社交网络和短视频APP中,“异宠”大行其道,玩家需求千姿百态;另一方面,网上售卖活体野生保护动物的信息泛滥不止。

  卖家明知违法但为了“高风险有高回报”

  “这只银环蛇已卖掉,现在没货”。通过58同城网站,记者找到一个售卖各类“宠物蛇”的商家,其发在朋友圈的售卖目录里不乏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名录”里的毒蛇:银环蛇、竹叶青蛇、尖吻蝮等。

  在闲鱼二手平台上,商家给记者的“宠物蛇”报价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最贵的竹叶青蛇售价超过3500元。

  在该平台上,一个售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的商家给记者发来猞猁幼崽的视频。他明确告诉记者,买卖猞猁是违法的,需要通过特殊渠道获得。而且猞猁生性凶猛,饲养者需承担风险。他向记者开出13万元一只的高价,理由是“高风险要有高回报”。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被纳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的豹猫,检索出的售卖信息多达58页,超过千条;在名为“亚洲豹猫”的贴吧里,也出现了大量豹猫的售卖信息;在有200多名成员的“袖珍石猴”QQ群里,群成员正在频繁交换猴类的价格信息……

  据了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今年专项行动的打击重点之一就是“利用互联网、微商、淘宝等电商平台非法贩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对快手、抖音等网络直播平台上滥捕、杀害、滥食野生动物视频、图片等情况依法核查”。

  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的一线工作人员马波说:“有的卖者因为巨大的牟利空间铤而走险;有的买者只是觉得买个‘异宠’好玩,为了炫耀。”

  “我国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非法交易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数量在1只以上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打击非法交易有“三难”

  严打之下,网络贩卖活体野生保护动物的现象虽然有所缓解,但相关案件依然频频曝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难”:

  ——物流渠道监管难。在调查中,有不法商家反复“提醒”记者,收到野生动物后不要在快递员面前打开,“因为快递是禁止夹带运输活体的”。

  当被问到“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该名商家坚定地说:“没有那么多万一”“快递员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徐艳春说,我国《邮政法》和《邮政法实施细则》分别规定“邮政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并执行邮件收寄验视制度”和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各种活的动物。但如果快递企业对此视而不见,再加上当前执法力量有限,监管将会形成大范围真空。

  ——违法行为识别难。一名鸟类保护志愿者告诉记者,在一些非法买卖猛禽的圈子里,交易常用暗语,“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隼为例,灰背隼公的叫‘垛子’、母的叫‘马莲’,猎隼公的叫‘棒子’、母的叫‘兔虎’。”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技术主管周用武说,除明显可见的关键词外,其他暗语很难被发现。再加上网络交易频繁、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成本高等原因,“无法在第一时间识别,办案无疑处于劣势”。

  ——合法饲养观念普及难。一个“宠物猴”购买者告诉记者,买猴出于喜欢,觉得“与众不同”“有面子”。当被问到是否担心被处罚,他说:“不嘚瑟就没事,嘚瑟就‘呵呵哒’。”

  周用武说,在我国个人想要饲养野生动物门槛并不低。除需依法办理相关许可证,交易时要按照动物的保护级别向主管部门申请批准,规范化养殖还要考虑场地、管理、医疗、疫病防治等,需由专家进行论证。

  “一些野生动物的购买者并不具备饲养能力和条件,导致野生动物死亡或被遗弃。这既不利于野生动物的保育,还有物种入侵和危害公共安全的风险。”徐艳春说。

  同时,盲目饲养也给自身安全带来隐患。近日,“21岁女孩网购银环蛇当宠物被咬伤,医院宣布已脑死亡”的消息引发人们嘘唏不已。

  “三刀”砍断“黑色”产业链

  “非法贩卖野生动物暴利堪比毒品。”业内人士表示,巨大牟利空间和较低繁育成本驱使违法行为“春风吹又生”,需从源头、渠道、终端入手,“三刀”砍断这条“黑色”产业链。

  在周用武看来,源头打击是“第一把刀”: 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非法捕猎和走私的打击;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社交平台的监管,清理、过滤、删除涉及野生动物违法交易信息;尝试建立已有案底人员的专门档案库等。

  “第二把刀”需针对流通领域。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认为,应加强物流行业的监管,继续推进快递实名制和开箱检查制度。执法人员和物流行业从业者要提升识别常见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能力。对违法违规快递企业“一定要严厉追责,形成震慑效应。”

  “‘最关键的一把刀’则握在大众手中。”马波说,“没有需求就没有非法贩卖,不要让喜爱成为伤害。公众要认识到危害和后果,不要等到被法律制裁才知事态的严重性。”

 

相关链接:

用户网上售卖二级保护动物?专家:私人饲养有风险
市民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增强 海口上半年收留接收珍稀保护动物232只
海口一工地发现约20斤黑尾蟒 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南昌市民救助一只日本松雀鹰 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云南查获一起非法收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制品案

 

相关链接:
云南查获一起非法收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制品案
南昌市民救助一只日本松雀鹰 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海口一工地发现约20斤黑尾蟒 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市民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增强 海口上半年收留接收珍稀保护动物232只
用户网上售卖二级保护动物?专家:私人饲养有风险
[来源:新华网] [作者:兰天鸣] [编辑:金慧仪]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