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成国家级非遗手艺、超七成(近800个)中华老字号登上淘宝,去年淘宝用户人均购买非遗、老字号商品超过2件,五成用户购买金额超过300元,其中80后、9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七成,年轻一代已成为传统文化消费的主力军……
   
 您当前的位置 : 黄灯笼辣评>文化教育>

“遇见年轻人”让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01-25 09:06

  近五成国家级非遗手艺、超七成(近800个)中华老字号登上淘宝,去年淘宝用户人均购买非遗、老字号商品超过2件,五成用户购买金额超过300元,其中80后、9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七成,年轻一代已成为传统文化消费的主力军……据新华社报道,新华社瞭望智库日前举办的“振兴中华老字号路径探索研讨会”上,一组新近发布的传统文化消费数据引发了与会者热议。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传统文化消费总体上已呈现衰微之势,而且这种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一些非遗手艺及其产品,不少人感觉似乎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必须采取抢救性紧急保护措施,才能使之避免灭绝的命运。不料仅在淘宝这一家电商平台上,就有近五成国家级非遗手艺、超过七成中华老字号摆摊设点,一方面激活和拉动了传统文化消费,扩大了传统文化消费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化消费品生产和技艺传承。对这些产销两旺、成为时髦之选的非遗文化产品来说,“濒临灭绝”已成为过去的忧患,现在是如何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非遗手艺,更好地满足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消费需求的问题了。

  正所谓“渠道即思路,渠道即方向”,有了更宽大的新渠道,就有了更广阔的新思路和新方向。作为移动互联时代集生活、消费、社交、发展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超级综合场景,电商平台为以非遗、老字号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袤无垠的舞台,通过移动电商和新零售进行产品和营销创新,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是非遗和老字号在消费升级时代焕发生机、创新升级的重大利好。

  更重要的是,移动互联时代和电商平台都天然地与年轻人有更多的契合,80后、90后一代在移动互联技术和电商平台加持下,成为传统文化消费的主力军,意味着为传统文化进一步打开了“遇见年轻人”大门,让传统文化展现出了更灵动、更年轻的形态,全方位、多层面深度触达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年轻消费者群体。这既是移动电商和新零售为传统文化消费提供的机遇,也是让传统文化与越来越多年轻人相识相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一条捷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统文化及其消费品通过各种新渠道、新方式走进年轻一代,在接受年轻消费者审视检验和与年轻一代互动交融过程中,不断砥砺和提升品格,潜心锤炼文化精气神,体现了传统文化博大开放、与时俱进的特质。这种发展模式和方向再次说明,传统文化绝不是抱残守缺、坐吃山空的无望之物,而是应当并且必须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活水之源,让传统文化更深入走进年轻一代,让更多年轻人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保护者、消费者、创造者,传统文化就能从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汲取营养,在坚守与创新中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就在上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其中规定了一系列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的制度措施。以法律法规、政府履职、社会工作以及移动电商与新零售等多方面合力,让传统文化更广泛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正在成为越来越强劲的社会共识,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相遇相伴走向未来,这样的前景值得寄予乐观的期待。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智欣] [编辑:胡恺睿]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健康中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