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难走,路难行”,路是制约这个山村发展的最大瓶颈。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带领村民们不等不靠不要,劈山修路,垒塘筑坝,发展旅游,硬是将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被乡亲们称为“太行新愚公”。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新春走基层】白求恩医疗队驻扎过的太行深处有位“新愚公”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02-10 13:28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车谷砣,把天摸。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这里边的车谷砣,是河北省石家庄灵寿县南营乡的小村庄。地处太行山深处,4个自然庄69户人家,2012年时人均收入不到800元,是有名的深度贫困村。“车难走,路难行”,路是制约这个山村发展的最大瓶颈。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带领村民们不等不靠不要,劈山修路,垒塘筑坝,发展旅游,硬是将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被乡亲们称为“太行新愚公”。

进入农历腊月,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的村民都开始忙着过新年了,但在距离村口几百米之外的工地上,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还在和大伙一起,忙着打通村子的最后几百米路。

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村党支部书记 陈春芳:现在上面还有500米的迎宾大道。

记者:还剩500米了?

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村党支部书记 陈春芳:对,还有500米,正在最后冲刺。

陈春芳是土生土长的车谷砣村人,前些年他在县城做起了煤炭生意,曾经是个年收入四十多万的小老板,也是村民们眼里的“能人”。2012年,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时,他瞒着家里人,硬是被村民们请回了村,并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记者:好不容易从大山里走出去了,为什么还要回来?

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村党支部书记 陈春芳:我是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知道乡亲们多么苦,多么不容易。

陈春芳说,有一次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来县医院看病,缴费的时候老太太掏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村党支部书记 陈春芳:我给她数了数,不到128块钱,在医院做个CT就是180块钱。

老太太看病的事给了陈春芳很大触动,这也是他坚持回乡的初衷。车谷砣村山高林密,抗日战争时期就曾是晋察冀边区的后方基地,白求恩医疗队、抗大二分校都曾驻扎在这里。然而,这里沟壑纵横的山路就像一堵墙,将投资商和游客拒之山外。

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建设:成天说要想富得先修路,咱们首先要想打破咱们村的这个局面就得先修路。

要在太行山上修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修路,村里连开张吆喝的钱都没有。怎么办?陈春芳决定,不等不靠自己干,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修。

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村民 高玉成:资金从哪儿来,他说资金你们不用管,他把他的房子抵押了,抵押房子50多万,他媳妇儿不知道。

在他的带动下,村干部们也都把自己的工资无偿拿出来用在了修路上,大家一点点凑,路也就能一点点向前修。

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村主任 聂金平:(陈)书记把大绳一头拴在树上面,另一头绳子拴在腰里,趴在大绳上,一点点儿往下挪,挪到有危险的地方,石头松动的地方就用铁铲子铲下来。

村里修路的事也引起了县里的关注,县扶贫办、农工委相继给村里送来了289万元的补助资金,县交通局还把进村路定为县道,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村民们的干劲更足了。修路的同时,陈春芳还打起了水的主意——在深山峡谷中修水库。由于施工难度大,没有工程队愿意接,陈春芳就和十几个村民组成了大坝施工队。

央视记者:在海拔1800多米的灵寿县车谷砣村的险峻山坳里,有这样一座高20米的塘坝。您可能很难想象,这是村支书陈春芳带领十几个村民肩扛手搭,花了一年八个月人工修筑成的。

1500多米的山路,徒手攀登都有些吃力。陈春芳他们硬是把这些机械和上百吨水泥沙石靠人工抬上了山,修成了塘坝。

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村党支部书记 陈春芳:七八个人硬抬,一步一步地往上挪,抬上去的,一人背一袋水泥,从家里沿着小路背上去的。

记者:每天背多少趟?

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村党支部书记 陈春芳:每天两趟。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留守人员都是孤寡老人,最大的76岁。

2016年,一座库容15000立方米的“塘坝”建成了,不但解决了防洪问题,也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平台。修路缺钱、建水坝缺钱,乡亲们说,其实村里一直都是“守着金山在饿肚子”。

车谷砣村所在的南营乡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附近一些村前些年靠卖山采矿增加收入。但陈春芳说,他体会最深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刨山、挖矿虽然来钱快,但绝对不能把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给毁了。他和村干部们抵制住了矿山开采的巨大利益诱惑,收回了集体产权,还动员村民在被开矿破坏的山体上栽树,对山体植被进行抢救性恢复。为此,陈春芳得罪了不少人。

陈春芳母亲 李秀珍:人家在院里骂一通,吓得咱快吓死了,我说(孩子),不要当(这个干部)了,你当了娘活不了。

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村党支部书记 陈春芳:当时我就对我娘说,娘你不要害怕,咱干的是正义的事儿,上边儿有政府给咱撑腰。他越是恐吓我,我更加坚定了取缔他们的决心。

如今,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各地的游客和旅游投资也开始慕名而来;201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7000多元,比2012年翻了9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编辑:金慧仪]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