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锣鼓替鞭炮 公期仍热闹
海口府城老街文明祭拜树新风
2月28日,琼山区大路街一吴姓人家在院落里吃“公期”。 记者 李天平 摄
公期,对于很多海南人而言,是一个隆重而特别的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公期日期。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四是海口府城大路街吃公期的日子,抬“公”巡街、祭祖、招待亲朋、唱琼剧……安静的老街一下子热闹起来,比春节时人还多。
传承海南民俗文化
“我是请假回来的,每年的这一天家人都会回来,家里老人喜欢热闹。这是一种文化传承,是对祖先的尊敬。”家住府城大路街81号的方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正月二十四也就是2月28日,是府城大路街办“公期”的日子。府城的公期有个重要内容叫“行符”。
海口府城的大路街有很多年代久远的民居建筑。2月28日上午,记者看到,街上的老府城人家都会拿出贡品、香烛放在门口等着“公”经过。有很多老街的老人从公庙里抬着“公”的神像在“巡街”,声势浩大。伴着锣鼓声,经过每家每户的时候都进去“串门”,那个时候人们就开始祭拜,祭拜完从“公”坐的轿子下面钻过去,祈求风调雨顺,万事大吉,财源滚滚。
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公”巡街时和公庙前的地坪上竟没一片鞭炮屑。“以前我们的街道办‘公期’燃放爆竹和烧纸,烟熏火燎的,今年我们敲锣打鼓同样热闹。”刚刚参加完祭拜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响应市政府的号召,不燃放鞭炮。不仅如此,现在街道办“公期”很多人连纸钱和高香都不烧了。
将传统公期与旅游结合
所谓“公期”,是海南的一种地方文化习俗,是一种年度的区域内祭神祭祖活动。海南的“公期”一般有祭神仪式和宴请亲朋两种形式。
2月28日中午,府城大路街吴女士家的小院支起了几张桌子。这一天,家人都回来吃公期,四世同堂,比春节还热闹。“工作怎么样?”“有女朋友了吗?”“一年没见,又长高了”,大家随意聊着天。吴女士告诉记者,从小生活在大路街,嫁人后也每年都回来吃公期。在她的印象中,“公期”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代代相传的氏族感情和宗法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和尊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
记者看到,在吴女士家吃“公期”的餐桌上,海鲜、鸡、鱼,还有寓意全家团圆的一道菜“全家福”,觥筹交错间蕴含着亲情、友情、爱情和乡俗民情。
对不少海南地区的人们来说,吃“公期”是比过春节还更热闹的一种习俗,充满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不同地区吃“公期”的日期不同,祭拜方式和吃的食物以及宴请的方式也不同。近年来,在海南也有不少地区将传统公期与旅游结合起来,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和风俗,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链接:
舞狮表演抬公游街 海口咸东村公期活动热闹非凡(组图)
但闻“鞭炮”声 不见爆竹屑 海口灵山镇大炳村文明过公期
海口江东新区:文明过公期 快乐度重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