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4月17日消息(记者钟圆圆 摄影报道)4月15日-21日是第2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科学抗癌 预防先行”,副主题为“抗癌路上,你我同赢”。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化疗科主任医师王美清提醒,癌症有三级预防网络,其中第一级是自我预防,可以未病先治。
据王美清介绍,由于缺乏与肿瘤相关的知识,人们谈癌色变,在观念上存在着不少误解,也严重制约着整体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癌症发病率不断升高。15日上午,王美清和6名肿瘤专家在海甸门诊一楼大厅开展肿瘤防治宣传义诊活动,为肿瘤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诊治和解答,同时现场科普癌症防控的三级预防网络。
王美清与市民进行交流。钟圆圆 摄
王美清表示,一级预防指的是病因预防,可以通过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来进行预防,比如改变吸烟、饮酒等坏习惯。同时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二级预防是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通过简便可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筛查,积极治疗癌前病变,阻断癌变发生,建议每年体检时查胸片、肿瘤标志物等。
三级预防是指通过临床治疗、康复治疗和姑息治疗,以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很多人容易被江湖郎中的偏方欺骗,往往花了钱还耽误治疗。”王美清提醒,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以免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王美清表示,除了三级预防,筛查监测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手段,无症状人群的监测,如乳腺癌的监测,30岁以上的妇女应乳房自我检查,4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做一次临床检查,5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都要进行临床及必要时的放射影像筛查。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30岁以上初孕,50岁以后绝经、肥胖症以及高脂膳食者,有卵巢病史及子宫内膜炎病史者,在筛查时,都应该特别注意。
王美清提醒,由于人体所患的恶性肿瘤约75%以上发生在身体易于查出且易于发现的部位中,重视常见恶性肿瘤的癌症信号及时主动去医院进行检查,有利于恶性肿瘤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的治疗。
警惕这些癌症的信号: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4.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相关链接:
关注癌症早期筛查,专家建议——防癌抗癌 提高预防意识做好早期筛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