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多轮”驱动脱贫 乡亲收获“金银”
目前海口贫困人口减少至345户849人,22个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
“我在冯塘绿园工作三四年啦,每月工资2000元。”日前,秀英区永兴镇冯塘村脱贫户吴妚月笑着说,过去,因丈夫生病无劳动能力,两个孩子又小,她不得不每天奔波于海口市区和冯塘村之间。如今,在政府的帮扶下,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吴妚月生活的改变,是海口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口市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4482户18994人减少到目前的345户849人,22个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贫困发生率由3.15%降至0.12%。
党员下沉基层 夯实战斗堡垒
前不久,秀英区东山镇玉下村迎来新一任驻村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谌彪。驻村后,谌彪立刻开始走访贫困户,并作出具体工作计划。
“作为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才能深入了解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及决策。”谌彪说,脱贫攻坚,必须依靠党建引领,由党员干部带头,夯实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近年来,为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海口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并成立各级打贏脱贫攻坚战指挥部,按照“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四个区,22名市领导挂点各镇,236家结对帮扶单位包村帮扶814个自然村,1138名帮扶责任人包户帮扶4420户贫困户。
据悉,全市成立19个脱贫攻坚战斗大队、184个战斗中队以及若干个战斗小队,区三套班子领导挂点19个镇184个行政村,并将1998名扶贫干部全部编入战斗序列。
依托特色产业 聚焦精准帮扶
“来,小朋友,跟我学,先抓一点糯米粉揉成团……”正值周末,冯塘绿园迎来客流高峰。当天,海口多家幼儿园在此开展户外活动。在园内的凉亭旁,吴妚月正手把手地教身边的孩子做薏粑。
今年4月,罗经村的脱贫户周利明也经人介绍到此工作。至此,冯塘绿园解决了冯塘村及其周边4户贫困户就业问题。冯塘绿园还通过等多种模式,带动当地贫困户发展经济。
据了解,通过产业帮扶,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经济,已成为海口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海口以“五带动全覆盖”模式促进带贫减贫和特色产业发展。全市共36家企业合作社,建立36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641户11257人参与产业发展。同时,全面落实到户产业帮扶措施。帮扶全市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235户9604人,发展黑山羊、牛、石斛、南药等特色农业产业,帮扶种植面积6332亩,养殖畜禽12859(头、只),蜜蜂285箱,虾苗80万尾。
此外,海口还积极举办技术、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班,打造镇级电商平台,拓宽电商平台营销能力,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多轮驱动方式 带动群众发展
琼山区三门坡镇石正村脱贫户卢照武,因眼睛受伤,积极学习养羊和养蜂技术,并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卢照武称,政府的帮扶涵盖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有教育补助,妻子也有了固定工作,家里过得越来越好。”卢照武开心地说。
据悉,去年,海口全面落实各项帮扶政策,通过多轮驱动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经济。不仅以光伏扶贫项目实施促村集体经济发展,还投入1.6亿元加快建设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解决了175355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累计完成2512户四类人员房屋安全性评定工作之外,还积极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全市保持辍学率为零。
健康扶贫方面,在“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有2685户11396人,全部由政府资助参加并购买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健康商业补充保险。另外,在金融扶贫和综合保障脱贫政策落实方面,也积极采取措施。
因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去年,海口在全省19个市县三个环节比赛中综合成绩排名第一,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2018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大比武特别奖”。
相关链接:
海口秀英区永兴镇美梅村旅游脱贫渐入佳境
海口龙华区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活用扶贫政策 海口大致坡镇80后小徐勤劳奋斗脱贫记
助力脱贫攻坚 海口赴陵水“取经”特色扶贫产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