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5月25日消息(通讯员陈创淼 记者刘杰)火山脚下话文明,大榕树下讲理论。25日,随着海口秀英区2019年施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项目发布暨“时间银行”项目的启动,秀英区“大榕树下的宣讲”系列讲理论促实践活动也正式拉开序幕。
活动现场。(秀英区供图)
据介绍,秀英区借助“农民宣讲团”的群众优势,挖掘和吸收当地镇村干部、新乡贤、志愿者等加入,成立了“大榕树下宣讲团”,以村民经常休憩的大榕树和村民生产生活的田间地头等为传播点,开展“大榕树下的宣讲”系列讲理论促实践活动,传理论、传文明、传文化,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25日,“大榕树下的宣讲”活动在火山口公园门口旁的大榕树下举行。此次宣讲不设讲台,不拉横幅,不布置会场,宣讲员充分贯彻“只要有人就能讲,随时随地就能说”的原则,发挥灵活、机动的特性,直接在游客和群众比较聚集的区域开讲。
宣讲团成员王杰为大家进行宣讲。(秀英区供图)
活动现场,宣讲员王杰和黄琳云分别以“自贸区自贸港背景下对农村农民的启示”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感党恩”两个主题开展宣讲,虽然一开始人不多,但随着宣讲的深入,人群慢慢聚拢,现场聆听的群众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宣讲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这种宣讲形式非常好,能随时随地把群众爱听的、想听的讲出来。
依托施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党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是秀英区“大榕树下的宣讲”系列讲理论促实践活动的宗旨。秀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秀英区将进一步加大宣讲培训力度,吸收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基层宣讲骨干参与进来,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把老百姓爱听的、想听的讲出来。同时,也将拓展宣讲形式,不拘于口头讲,计划通过山歌、相声等文艺方式,在老百姓最喜欢休憩的榕树下和田间地头等开展宣讲,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相关链接:
海口秀英区志愿者“时间银行”项目启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再结新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