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多亮点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俄关系历久弥新,离不开不断焕发新意的人文交往。
尽管访问安排满满当当,习近平主席仍为这几场人文交流活动留出了时间。
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这是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出席莫斯科动物园熊猫馆开馆仪式。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当地时间晚上8时许,习近平主席抵达莫斯科动物园,与普京总统一道出席了熊猫馆开馆仪式。
这是大熊猫“丁丁”。4月29日,中国大熊猫“如意”和“丁丁”乘俄罗斯航星航空公司专机抵达莫斯科,开启为期15年的中俄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项目。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如意”和“丁丁”的到来,让有着155年历史的莫斯科动物园刮起了中国风。
习近平主席对两位特殊“外交官”寄予期待:大熊猫“丁丁”和“如意”落户莫斯科动物园,相信将为俄罗斯人民特别是小朋友们带来欢乐,成为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又一佳话。
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开始前的莫斯科大剧院。新华社记者 郑晓奕 摄
当晚在莫斯科大剧院,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还一同出席了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并观看文艺演出。
文艺演出现场。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中俄两国艺术家联袂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中俄合奏的中国乐曲《茉莉花》和俄罗斯乐曲《红莓花儿开》表达出对两国传统友谊的赞美。
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大剧院共同出席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两国元首共同参观中俄建交70周年图片展。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纪念大会开始前,两位元首还参观了由新华社与塔斯社联合举办的《友好七十年: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图片展》。
由新华社与塔斯社联合举办的《友好七十年: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图片展》现场。新华社记者 毕晓洋 摄
展出的70张图片,最早一张拍摄于1952年,最近一张拍摄于2019年4月,既表现了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彼此信任,也记录了中俄普通百姓交往的动人瞬间,是中俄关系走进新时代的生动见证。
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大剧院共同出席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努力,并肩前行,开创新时代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的致辞。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70年的历史经验充分表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俄都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拆不散的真伙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大会上的致辞情真意切,全场以热烈掌声作出回应,为中俄关系新时代的到来喝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