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自6月11日起组织国内媒体,赴红军长征经过的13个省区市进行“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接力式采访活动,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和反响。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寻精神,守初心,强信心——“记者再走长征路”活动引发热烈反响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07-05 21:34

  新华社南宁7月5日电 题:寻精神,守初心,强信心——“记者再走长征路”活动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朱超、马云飞、张瑞杰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自6月11日起组织国内媒体,赴红军长征经过的13个省区市进行“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接力式采访活动,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和反响。

  人们表示,跟着新闻工作者的足迹,重温长征壮烈历程和伟大长征精神,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新长征路上续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意义重大。

  唤醒民族记忆 感受长征精神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6月11日启动后,第一批记者即赴江西、福建、广东等地进行采访。第二批赴湖南、广西、贵州的采访正在进行中。

  “85年前,中央红军8.6万余人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程。”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说,媒体记者在这里开展“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讲述这场伟大的远征,极具意义。“随着相关报道陆续铺开,来纪念馆参观、感受的人越来越多。有观众表示,如果有机会,很想到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地方看一看。”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凤凰镇建安司村凤凰嘴渡口,当年最后一批红军在此抢渡湘江。村民蒋士发说:“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出发后最壮烈的一仗,留下许多感人故事。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从学习强国平台上了解到这次活动,天天都看再走长征路的报道,关注相关信息。”贵州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工作人员林小川说,“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再走长征路,‘唤醒’了整个社会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很有意义。”

  传颂感人故事 传扬为民初心

  再走长征路,记者将一路所听感人故事倾注笔端、深情讲述。

  其中,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故事报道后,感动了许多读者。人们通过这个感人故事,深切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

  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主任朱向群是“半条被子”主人公徐解秀的后人。他说:“我要继承‘半条被子’精神,为全村群众谋发展、办实事,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人民牺牲的红军战士,永远被人民缅怀。

  在湖南通道县小水大坡界,记者听当地红军长征研究专家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8位红军战士在这里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毅然从50多米高的悬崖跳下,全部壮烈牺牲。当地百姓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把红军烈士的遗体掩埋好。他们知道,这些红军是为他们牺牲的……”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纪念日,再走长征路的记者团与红军后人代表、当地党员干部在广西兴安县湘江边祭奠红军烈士,在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集体重温入党誓词。

  中国青年报记者谢洋说,当年红军凭借一往无前、九死不悔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走完漫漫征程,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这激励着今天的我们。

  继承长征精神 激扬前行信心

  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钢铁意志和英雄气概谱写的人类史诗,留给后人巨大精神财富。

  “记者把再走长征路活动中采集到的故事向社会传播,传递了巨大正能量。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有这样一种精神,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必须把前辈们历经万难打下的江山建设好。”广东省仁化县城口镇文化站站长黄本洲说。

  湖南日报记者唐亚新表示:“希望、信心和使命感,这是我感受到的决定红军长征胜利的关键词。漫漫征程中,红军在最困难的时候,都带给沿途群众希望和信心。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为新闻工作者,也要将这种希望、信心和使命感传播出去。”

  “从来没有天上掉下来的幸福,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红军烈士后代、福建长汀县红色文化讲解员钟鸣说,“长征精神是军魂、党魂和国魂,永远值得我们弘扬和传承。要不断从中汲取营养,鼓舞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前行。”(采写记者:高皓亮、吴剑锋、袁汝婷、柳王敏、黄浩铭、李雄鹰、刘斐、李惊亚)

 

 

 

相关链接:

央企:守初心 担使命 找差距 抓落实
在抗洪救灾一线用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
守初心担使命 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凝聚磅礴动力

 

相关链接:
在抗洪救灾一线用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
央企:守初心 担使命 找差距 抓落实
[来源:新华网] [作者:朱超 马云飞 张瑞杰] [编辑:杨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