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发呆、玩手机、举手和阅读次数……全都能识别。近日网络上出现一幅课堂行为分析视频,画面里的学生们正身处教室,教室里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监测学生们的各种行为。这一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引发了网友对学生“隐私权”的争论。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课堂引入AI视频监控引质疑 专家:应划定应用边界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09-06 12:49

  睡觉、发呆、玩手机、举手和阅读次数……全都能识别。近日网络上出现一幅课堂行为分析视频,画面里的学生们正身处教室,教室里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监测学生们的各种行为。这一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引发了网友对学生“隐私权”的争论。

  此举将研发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日前,开发该系统的AI公司旷视科技对此回应表示,其为技术场景化概念演示。旷视在教育领域的产品专注于保护孩子在校安全。不过,与在安全上的监控相比,对于孩子行为规范上的监控,是否有必要引入到课堂,目前各方依然莫衷一是。

  睡觉、发呆、举手次数……都可以监测

  根据已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学校的说法,AI摄像头进课堂的目的,是加强过程化教育,可以针对学生的状态调整教学,安排有针对性地补课或者加课,达到更好的效果。

  今年3月,广东广雅中学一智慧校园信息化采购项目引发热议,该校采购了3500个电子手环能够记录学生的行为数据及部分健康数据。其中一项采购3500个电子手环的项目显示,电子手环可以实时显示心率并上传、提供精准的运动数据、举手次数;可以在校外区域记录佩戴者的步数、心率数据,这些数据在佩戴者进入学校后自动上传等。

  将电子手环应用于学校教学和管理并非个例。3月5日,腾讯官方公众号也发文《在腾讯版“未来学校”,逃学是不可能的》,表示将在深圳龙华区外国语学校运用手环记录学生运动轨迹和活动数据,形成刻画儿童兴趣点的报告,并建立智慧校园大数据中心,为学生提供精细化的垂直评价。

  智能载体也不局限于电子手环。今年,贵州有学校曝出的一款智能校服,在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作用下,这套系统能抓拍每位进出学校的学生的短视频并将这些视频实时上传至相关APP以供教师和家长观看。有关校园和宿舍的进出数据都会自动发送给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手机应用中,包括逃学、迟到、夜不归宿等情况。

  据介绍,2018年的安博会上,可提供场景解决方案的安防厂商中,有一半都表示可以做AI+教育为基础的人脸识别监控。

  专家:AI进课堂造成对学生不信任

  要不要在课堂上引入AI视频监控?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段伟文表示,应该遵循四个原则。首先是尊重原则,即对学生人身自由、人格以应有的尊重。然而,AI监控进课堂,实际上存在监管过度,对学生造成了人格上的不信任,“但无论技术怎么监测,都不可能真正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是否掌握,学生是不是真心愿意在学习”。

  其次是无害原则。段伟文表示,这种监测容易对学生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如果仅仅因为坐姿习惯不好,而并非不专心听讲、不遵守纪律,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目前阶段,应该对学生以鼓励为主,而不是时刻加以监督。“严苛的课堂管理,就好比考试的时候,有一个老师老盯着你看,你是很难自由发挥的。”

  再次是自主原则,即尊重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原则。段伟文认为,在监控下的学习,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成为一个“完人”,但事实上,更多的教育是在不断纠正自身的错误,并在错误中学习,经过磨练来提升自己,过多的外在监管,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他律,而不是培育自律。

  最后是有利原则。“课堂培育的是学习和创造的能力,而不完全是遵守纪律的能力,无时无刻的监督,就好比学生家长在其耳边唠叨一样。”段伟文说,“我注意到很多名校在采用AI监控进校园,这表现出教育行业的一些浮躁气息,同时,在监控之下容易培养出表演型人才,俗称‘戏精’”。

  教育专家熊丙奇也认为,从育人的角度看,好的课堂教学应是交互式、探究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的,这需要宽松的允许批评、质疑的氛围。而在明知有人脸识别系统监控、记录教室里的一举一动时,教师可能选择照本宣科,而学生却要表现出“兴趣盎然”的样子。

  专家声音:

  人脸识别的应用边界需要划定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曹建峰则认为,人脸识别的应用边界需要划定,网络运营者应当设置专门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和用户协议,并设立个人信息保护专员或者指定专人负责儿童个人信息保护,适用于儿童的用户协议应当简洁、易懂。同时,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儿童个人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清晰的方式告知儿童监护人,并应当征得儿童监护人的明示同意,明示同意应当具体、清楚、明确,并基于自愿。

 

 

 

相关链接:

5G和AI赋能 遥感技术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深圳福田:率先打造全国AI应用示范区
AI赋能、语音交互 江苏银行“语音银行”来了
为自杀风险分级,用AI照亮抑郁症患者的人生

相关链接:
海南省交警首次启用远程视频监控查处超载货车
将逐步实现全域覆盖 海口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启动
海南:“一对一”辅导机构安装视频监控 视频保存不少于1个月
海南要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启用远程视频监控APP
为自杀风险分级,用AI照亮抑郁症患者的人生
AI赋能、语音交互 江苏银行“语音银行”来了
深圳福田:率先打造全国AI应用示范区
5G和AI赋能 遥感技术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郜小平] [编辑:杨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