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来自北京的喜报传进西南边陲高黎贡山脚下的独龙江,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的带头人、云南贡山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我们整族脱贫,就是最好的献礼”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10-05 10:22

  【致敬共和国勋章 国家荣誉称号人物

“我们整族脱贫,就是最好的献礼”

——记“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高德荣

  9月18日,来自北京的喜报传进西南边陲高黎贡山脚下的独龙江,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的带头人、云南贡山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这是云南的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这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们一定要珍惜好这个荣誉,要更加努力做好工作。”65岁的高德荣激动地说。他已荣誉等身,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

  这些崇高荣誉的背后,是高德荣留在独龙江两岸浸透血汗的足迹,是一个个带领独龙族群众苦苦摸索脱贫之路的感人故事。

  今年4月19日,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5G实验基站,记者见证了高德荣和当地群众现场体验5G虚拟现实。他激动地说:“独龙江的5G即将开通,我们将要走出独龙江,走向世界!”

  当天记者再次在独龙江集镇后山山腰巧遇高德荣,这里有合作社80多亩羊肚菌、重楼、黄精的种植基地,基地旁是孔当村搬迁后留下用作生产房的木楞房。高德荣每周都要上山来这里两三次,指导合作社科学种植和开展培训。

  高德荣的科技意识在10多年前就已显现。2007年,在高德荣的引导下,独龙江第一片草果在独龙江孔当村试种。为推广草果科学种植,高德荣在孔当村公路旁建了一个草果等经济作物科学种植培训基地。在高德荣的引导和林业部门的帮助下,草果很快成为独龙江两岸的一大生态产业。

  30多年来,高德荣跑昆明、跑北京,不遗余力地为独龙族群众脱贫奔走呼吁。

  2014年,独龙江隧道贯通通车,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仅需3小时,四季畅通,独龙族群众开始逐步走出贫困。也在这一年,经过云南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脱贫帮扶三年行动,独龙江两岸建成安置点26个,安居房1068户,全乡独龙族群众告别篾笆房、木楞房和木板房,入住具有独龙毯色彩的崭新砖瓦房。

  “不是我能干,是共产党对独龙族人民的厚爱。”高德荣常说。

  高德荣很早就有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在1996年独龙江简易公路修建过程中,他提出要最大限度保护好沿途的植被。如发现有乱砍滥伐行为,他不仅当场批评制止,还不讲情面地向乡林业站举报。贡山县林业局局长肖永福佩服地竖起大拇指对他说:“老县长,您一个人对独龙江动植物的保护,超过我们7至8个森管员的力量。”

  2000年以来,高德荣积极配合林业部门推动全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如今全乡森林覆盖率增至82.2%,独龙江江水碧波荡漾,两岸处处郁郁葱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良好的生态环境又给独龙江带来了充满希望的旅游产业。

  “我们独龙族今年整族脱贫,就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好的献礼!”高德荣乐呵呵地说。

 

 

 

相关链接:

致敬!“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全名单
英雄的礼赞 奋进的凯歌——致敬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相关链接:
致敬!“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全名单
英雄的礼赞 奋进的凯歌——致敬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张勇]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