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个人信息保护的多元化诉求,并不意味着必须以牺牲个人隐私或产业利益为代价。相反,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 : 黄灯笼辣评>社会民生>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10-16 09:13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

  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

  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既获得技术进步的红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近年来,个人信息的内涵与范围均在不断延伸。与姓名、职业、通讯记录、家庭住址等传统信息相较,如今,个人上网痕迹、位置轨迹等数据日益重要,人脸、指纹、声纹等生物特征信息应用日益广泛,相关信息保护工作难度加大。比如,当人们积极拥抱人脸识别技术、享受着“刷脸”带来的便利时,不久前一则17万“人脸数据”在某网络商城公开售卖的消息,就给人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另据媒体报道,即便是拍照时比“剪刀手”,也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获取指纹信息。

  未来,当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应用不断涌现,一切皆可能被数字化。应当说,个人信息既关乎个人的隐私和尊严,又天然具有社会公共属性,“数字化生存”需要个人让渡部分个人信息。人们的担忧,主要在于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过程中的不透明与不确定性。正因此,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

  解答好个人信息保护这道难题,需要正视不同立场,理解其中可能蕴含的内在冲突。以人脸识别为例:很多人希望,在任何情况下脸部信息的收集、使用,都应以“充分告知+明示同意”为前提;企业或机构则担心,如果个人被过度赋权,会影响信息的合理收集与利用,有碍增进公共利益。事实上,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凝聚众智、集聚众力,综合考量社会、产业、个人等不同层面的诉求,求取最大公约数,才能与时俱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同时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其实,个人信息保护的多元化诉求,并不意味着必须以牺牲个人隐私或产业利益为代价。相反,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安全为导向、以场景为基础,划定安全风险边界,是治理的基石;严厉打击非法利用或售卖个人信息的行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净化数据产业生态,才能让信息更有价值。致力于为行业营造良好环境、让公众安心共享信息,我们的数字产业就会行稳致远,前景更加可期。

  多元的利益诉求,也给治理提出新考题。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强化监管,对违法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借助市场的力量,探索建立安全市场的第三方制衡机制;运用技术手段,为隐私保护架起坚实屏障……政府、市场和技术协同发力,才能构筑个人信息安全的立体防护网。

  发展数字经济,我国在很多方面已是领跑者,难免遭遇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探索中奋进,努力走出一条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个人信息保护路径,我们就能培厚高质量发展的土壤。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喻思南] [编辑:王秋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