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在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道学站副站长梁学辉告诉记者,经过4年的试验,曾被誉为红树植物“大熊猫”的濒危植物红揽李已经成功培育幼苗700多株,分批次开展野外种植420株。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海南东寨港:濒危植物红揽李野外试种420株[图]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10-23 08:41

  原标题: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修复,保护培育红树植物

  濒危植物红揽李野外试种420株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株野外栽种的红榄李开花。记者 李天平 摄

  一株摇曳的枝条上,长出一簇小红花,万丛绿中一点红,煞是醒目。“这是4年前种植的第一批红揽李培育苗,现在已经开花了,长势还算不错。”10月22日下午,在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道学站副站长梁学辉告诉记者,经过4年的试验,曾被誉为红树植物“大熊猫”的濒危植物红揽李已经成功培育幼苗700多株,分批次开展野外种植420株。

  红揽李是珍稀濒危红树植物,2014年,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红榄李目前国内仅存14株,全部分布于海南,其中三亚铁炉港分布9株,陵水大墩村分布5株,但这些红树植物均处于老化或退化阶段,亟待加强保护。2014年起,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红揽李开展培育,成功培育出红揽李幼苗700多株,并建立红揽李野外种植基地,将420株红揽李种苗分批次被移植到野外的种植基地里。

  在红揽李种植基地,记者看到,第一批种植的红揽李大部分已经长到两米左右,部分长势较好的已经有3米多高。每株刚移植不久的红揽李种苗周边都树立一圈蓝色的杆子,这是为了在寒潮来临时围起薄膜保护红揽李。东寨港管理局科研科工作人员夏进川介绍,目前第一批红揽李已种植4年,除了部分发现有轻微的病虫害外,其余都长势良好。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株野外栽种的红榄李开花。记者 李天平 摄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以来,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退化情况。2014年“威马逊”强台风袭击又造成92.28公顷红树林倾倒枯死。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方寻求对策措施,联合科研团队对红树林开展生态系统评估与生态修复。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就地挖沟填滩抬高种植区滩涂地,以红树林的速生树种、慢生树种混合交搭方式种植。同时,针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残次林地,实施挖沟清淤,起垄整地,对破坏区域补种种苗或是胚轴插杆,促进区域生态系统修复。

  由于潮水冲刷,海浪侵蚀严重的沿岸红树林经常伏倒,为破解这一困难,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经过多次试验探索出护岸修复模式,利用废弃牡蛎壳在河道边堆叠形成生态消浪护岸掩体,再从河道清出淤泥填高河道两岸,种植红树苗木进行修复,成功护岸5000多米。目前,东寨港的红树林面积已经达到1771公顷,有红树植物19科36种,占全国的97%。

 

 

相关链接: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面积扩大至1771公顷[图]
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翩飞[组图]
又到候鸟迁飞季 东寨港上舞翩跹[组图]

 

相关链接:
又到候鸟迁飞季 东寨港上舞翩跹[组图]
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翩飞[组图]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面积扩大至1771公顷[图]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孙慧] [编辑:余冰月]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