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1月21日消息(记者李佳佳)利用便携式氧气瓶面罩上的导管、注射器针头、瓶装牛奶吸管、胶布,自制穿刺装置……日前,万米高空吸尿救人事件引关注,21日,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讲述事发经过,他表示:“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
张红(左三)、肖占祥(右一)。(图片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
肖占祥告诉海口网(微信号:haikouwang2013)记者,此行到美国纽约是为了参加学术会议。11月19日凌晨,肖占祥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正在飞机上休息,这时突然听到广播,紧急寻找医生。肖占祥与张红立马起身来到飞机后舱,发现卫生间里面有一位老人蹲在厕所里,痛苦地哀嚎,满身大汗。乘务员告诉肖占祥二人,老人无法排尿,急需医疗救助。
肖占祥上前摸了老人的肚子,发现其膀胱非常鼓胀,一触碰就更加痛苦。“这位老人70岁左右,可能患有前列腺肥大,再加上长途旅行的疲劳导致膀胱收缩无力引起了急性尿潴留。”检查后,二人诊断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会出现膀胱破裂,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休克,危及到老人的生命。
“紧急救助老人的措施只有两种,第一种是插一根管子进入尿道,通过尿道进入膀胱,把尿引出来。第二种,如果没有管子,只能进行膀胱穿刺。”肖占祥说,机上急救医疗设备有限,只能尝试进行膀胱穿刺排尿。
穿刺装置。(海南省人民医院供图)
张红。(图片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
在征得老人老伴和机组人员同意后,肖占祥利用便携式氧气瓶面罩上的导管、注射器针头、瓶装牛奶吸管、胶布,自制穿刺装置,并将老人固定成侧身姿势,开始施救。
刚开始,膀胱穿刺比较顺利,尿液慢慢流了出来,但尿液流到塑料管的中段就停滞了。针管过细加上膀胱收缩不力,导致老人膀胱内的尿液无法自动引流。肖占祥按着老人的膀胱施加外力,希望能挤压出尿液,但尿液还是无法流出。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张红毫不犹豫地拿着引流管另一端塞到嘴巴里,一口一口把尿液吸出来。肖占祥把握着针头的方向和深浅度,大概经过了37分钟,尿液吸出来了700-800毫升。最终老人的病情得到缓解,飞机降落后,老人被送医治疗。
“针短细小,膀胱位置相对比较深,当时我们也不能保证穿刺能成功。”肖占祥表示,在那样危急的情况下,虽然他们承担着失败的风险,但这点风险和病人的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