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为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需汇聚足够人才资源,将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摆在重要位置。然而,在目前乡村人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您当前的位置 : 黄灯笼辣评>社会民生>

多措并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12-24 11:01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需汇聚足够人才资源,将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摆在重要位置。然而,在目前乡村人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青壮年劳动力留农务农的内生动力总体不足,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还任重道远。现实中,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在乡村产业不振情况下,基本上放弃了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工作,常年在外打工谋生。所以,不彻底化解种粮收成低、农业生产效益低的困境,有关村庄的相对贫困问题会越来越凸显,长期存在的“留不住年轻人、可能返贫危险大”的现象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

其实,无论是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还是一些地区村干部职位对青壮年缺乏吸引力,大多为村庄“产业振兴难”和“经济待遇低”所迫。虽说农村有生态环境好、生活压力小等相对优势,但基本生活保障、子女教育发展、父母养老甚至人情往来等,都需要不小开销,不得不外出务工增收。

需要强调的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需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要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始终把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作为谋划和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做好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是否有利于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考量;把是否有利于农业农村人才发展,作为评判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始终坚持用人才发展引领事业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农战略,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要突出开发“两种资源”,统筹推进本土人才培育和各类人才下乡。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要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既要在“培”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满足他们的理念、知识、技能提升需求;也要在“育”上做功课,坚持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制度供给、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务农有尊严、干事有平台、成功有褒奖、失败有保障,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要以推进职业农民制度建设为统领,从队伍建设、教育培养、政策支持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促进职业农民全面发展。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结构,坚持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着力建机制、定标准、抓考核,形成“一主多元”的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好农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分类培育计划,促进新型职业农民与各类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生力军。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相关链接:
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记海口琼山区甲子镇大同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林风伟
助力乡村振兴 海南儋州强打村将打造美丽乡村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国清] [编辑:陈德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健康中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