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清晨,一场连夜春雨浸润了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仲恺村,让这个位于南渡江下游入海口边上的村子被蒙上了一层水雾。上午10时许,雨霁初晴,村中那座老关圣庙闪耀着春天的光芒。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七十年|仲恺红旗引新路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0-03-07 11:00

海口市灵山镇仲恺村的仲恺农民协会旧址。记者 苏晓杰 摄

23年护旗路

“农协的这面会旗远近闻名,国民党一直想要找到它,把它作为两村人民搞革命的证据。”林坚说,从1927年至1950年,许多人付出了血的代价,才护住了这面珍贵的会旗。

1927年4月22日,国民党在海口发动反革命大屠杀。意识到农协会旗命运堪忧,林鸿发、郭绍秀、郭秉余和洪世珍等人将会旗藏在了关圣庙的关公塑像底座下。

刚刚藏好会旗,四人便听见国民党乡长带人来搜查的脚步声。脚步声渐渐临近关圣庙,情急之下,4人假装拜关公。大家骗国民党人说,会旗已被青年学生带走。国民党人离开后,几人在关公像前立誓:“绝不出卖革命,不让敌人取走会旗。”

1928年以后,恶霸土豪不时带人骚扰两村,控告两村是“共产党村”,收藏农协会旗。当时新上任的反动乡长以围剿两村为威胁,要求两村“甲长”李润春10天内交出农协会旗。“会旗被搞农运的学生仔带走了。现在谁还敢收藏会旗,难道不怕死吗?”地下共产党员李润春神色自若,机智应答。

1929年5月,由于叛徒出卖,郭秉余被国民党逮捕,严刑逼供,要求他交出会旗。郭秉余被打得遍体鳞伤,但始终没有吐露会旗的下落。7月下旬的一个晚上,敌人将郭秉余等人绑到五公祠附近的一条河边执行枪决。

“幸运的是,郭秉余没被打中,并且游到对岸,死里逃生。”林坚说。

古村新貌

1950年,会旗被冯白驹作为琼崖革命的重要物证,送到了北京。林坚其时刚出生,未能一睹其真容。村里的后生们更是“只闻其事,不见其身”。

“20世纪90年代,郭秉余的后人郭文艺、林书铭专程自费到北京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看这面会旗。经过和馆内工作人员解释,二人给红旗拍了照。”林坚一边介绍,一边向海南日报记者展示同样绣着“海口市郊第二区仲恺乡农民协会”的一面红旗,“现在村里的这面会旗,就是村民们照着照片,仿制出来的。”

“仲恺村的红色历史激励着全村人民不断奋进,投身到家乡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当中。”仲恺村党支部书记林宁说,目前该村正在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已完成80%,预计4月就能完工。

林宁领着记者走出关圣庙,庙两侧的东西厢房,分别是正在建设的仲恺村革命历史陈列馆和仲恺爱民致富书屋,“一古一今,忆古望今”。展望未来,林宁说:“在乡村建设中,我们准备把村路扩宽到4.5米至5米,电缆全部入地。”

站在关圣庙门口远望村庄,经过外立面改造的民居白墙黛瓦,既不失古雅,又崭新干净。村中心是一片人工湖,大鹅和鸭子成群结队在水中嬉戏,村民们步履匆匆地走过湖上新修的木栈道,忙着春耕春种。人工湖旁,一座建筑已见雏形,林宁说那是仲恺礼堂,“准备用作将来乡村建设的会议室和招商引资洽谈室。”

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关圣庙的两根立柱上分别刻着:仲伯和谐同尊关圣美德、恺慷昌盛永续先人伟业。“我们村有红色文化资源,还毗邻江东大道,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只要大家不忘先人的奋斗精神,相信这里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林坚说着话,半白的头发被风撩动,“85后”林宁站在他身边,两位仲恺后人神色坚定、充满信心。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习霁鸿] [编辑:林靖钧(见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