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琼山区府城镇中心的三角公园里,矗立着一座规模不大而意义深刻的“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该碑记忆了国土遭日军侵犯的不堪岁月,也见证了琼崖革命的艰苦历程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七十年|立碑矢志记国耻 复我家园护山河——寻访海口“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图]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0-03-11 11:41

原标题:立碑矢志记国耻 复我家园护山河——寻访“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

记者手记

  勿忘国难 筑我长城

  89年前,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点燃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战火。时间可以过去,历史却不容遗忘。面对残暴的侵略者,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从来不曾低下高昂的头。最恶劣的条件,最艰苦的斗争,白山黑水间,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惨烈抗战,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从胜利回望灾难,就是要用历史照亮未来。历史反复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强大才有底气。当年的中国四分五裂,内战连绵,一盘散沙。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团结抗争,以血肉之躯迎战强敌,捍卫了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回望灾难,今天的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不断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image.png

林平烈士故居还保留着“保家卫国”的牌子。

在琼山区府城镇中心的三角公园里,矗立着一座规模不大而意义深刻的“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该碑记忆了国土遭日军侵犯的不堪岁月,也见证了琼崖革命的艰苦历程。虽然战争远去,历史不能忘却。立于碑前,后辈向先烈致敬,岁月无疆,英雄不朽,大家将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保卫好祖国和家园。

image.png

府城三角公园里的中山亭和“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均见证了琼崖革命历程。

历史不容遗忘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从此开始了疯狂侵华战争。东三省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个多月里全部沦丧,亿万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激起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全国各族人民纷纷要求抗日救国。9月下旬,中共琼崖特委印发了《九一八惨案宣传鼓动大纲》,向苏区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揭露“九一八”的真相,声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揭露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对外投降、对内反共的政策,号召海南人民和爱国同胞团结一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各界人民群众纷纷响应共产党的号召,组织建立琼崖“反帝大同盟”“九一八惨案后援会”“收回租界委员会”等组织。海口工人和学生举行罢工、罢课,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12月,府城地区各界人民强烈声讨日本侵吞东三省,自愿捐款,在府城北门(今三角公园)兴建起“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

image.png

“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造型独特。

匠心设计立碑

三角公园里有两座凉亭、一个书报亭和一小段曲折走廊,满园竹木成荫,绿茵铺地。而位于公园一角的“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格外显眼,从围墙外一眼便看到其独特的设计。

海口市党史办工作人员周琪雄告诉记者,该纪念碑由当时的国民党琼山县建设局长王尊荣设计。王尊荣先生是永兴镇人,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他的这一杰作,为今日府城留下了一个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历史见证,成为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纪念碑形状奇特巧妙,寓意深邃。用钢筋水泥浇铸成的中心红色、外围灰白色圆形水磨石作底座,高4米、正中竖6角形柱体的纪念碑。纪念碑主柱体三侧附着3个形状相同的曲折构件,代表着东北三省。

整个碑体巧妙地构成了刚劲有力的“东北”两个大字,主柱三面均铸“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10个魏体大字。纪念碑的主柱酷似一把锋利的剑直捅入象征日本侵略者太阳旗的红色圆形座基,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富有革命传统的琼山县人民支援东北三省同胞收复家园的决心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意志。当时,府海地区声援东北抗日斗争的救亡运动,已经热火朝天。后来,由于国民党琼崖当局的压制,刚刚兴起的琼崖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被迫停止。

image.png

林平烈士故居墙上悬挂着当时的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光荣烈属牌匾。

热血仍漾心头

“当时,建设这个纪念碑的时候,我爷爷也捐钱了。”3月9日,家住附近的市民王伟强说,小时候爷爷经常带他到这里玩耍,讲述抗战时期的故事。“每当爷爷提到日本侵略者迫害当地人民时,声音一下子变大,满脸涨得通红。”王伟强说,爷爷经常告诉他,中国人是打不垮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欺辱的。

当时,中国积贫积弱,一盘散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相当长一段时间采取不抵抗政策,国土沦丧,生灵涂炭……“高粱叶子青又青,9月18日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个《九一八小调》,我曾在沈阳远听一位老人吟唱过,至今仍让人悲愤。”王伟强告诉记者,爷爷在世时告诉他,当年日军蓄谋已久,“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早晨6时30分,经过5个多小时的战斗,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当年长春驻有日军,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日军就占领长春全城。22日,吉林沦陷……

王伟强参观过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印象最深的是那里存放着长2米、高1米2的铁质运尸车。“在日军铁蹄蹂躏下,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何止我们的东北同胞。这是日寇盘剥中国劳工、虐待致死的铁证!” 王伟强说。

时间可以过去,历史不容遗忘。“鲜血与抗争写就的历史警示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王伟强说,中华民族必须强大,也一定会强大。

image.png

林平后人收藏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英烈谱

林平(1902年—1927年05月),海南琼山人。在琼崖中学毕业后考进上海大厦大学。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4年冬,尚末毕业就接受党的派遣回广东参加革命运动,后作为广东省总工会特派员回琼崖领导海口市工人运动,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建立起旅店工会等27个基层工会。

1926年4月,在海口市青竹街接水楼成立海口市总工会(红牌工会)和总工会党支部,林平任总工会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带领工人跟封建把头、官僚买办作斗争,反对虐待徒工和迫害工人。发动工人阶级骨干分子各自回乡,举办平民学校和夜校,宣传革命,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林平还回故居涌潭村办起夜校,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演文明戏。在涌潭、儒翠、拾桂一带召开农民大会,组织中山农民协会(当时属海口市郊农民协会办事处领导),并收集组织农军。

1927年4月22日,林平带领海口市总工会会员二三百人请愿,要求保护工人权益,惩办工贼。傍晚,反动军警包围市党部,林平不幸被捕。5月,被敌人用铁丝穿肩押往刑场,活埋在海口东教场。(马誉嘉 整理)

70年前的今天

1950年3月11日,128师383团加强营从文昌县赤水港一带偷偷登陆成功。 (马誉嘉 整理)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吴祝好] [编辑:王思懿]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