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
三足鼎立竞风流
若要提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尚和洋气之处所,“大亚酒店”和“裕大商场”当之无愧。这两者,一为富贾云集的高级旅店,一为名媛淑女推崇备至的时尚天堂。而它们的经营者,就是出身富商之家的王先树,其父王绍经是新加坡著名琼侨殷商。
“大亚酒店”位于中山路70号,与得胜沙的“五层楼”(海口大厦)和“泰昌隆”齐名,在当时被称作海口最好的旅店。“大亚酒店”二楼廊坊前,曾有一处很有名的咖啡馆,那里尤其喜欢播放南洋音乐,吸引不少外国人成为常客。
大亚旅店内部。(摄于2009年) 李幸璜 摄
海口大厦位于海口市得胜沙路,是一座古朴典雅、仿罗马式建筑,市民习惯上称其为“五层楼”。“五层楼”一层较高为餐厅及商场,二至五层为客房,四至五层后进为影剧院,成为集歌舞厅、高档餐厅、客房、电影院为一体的吃住娱乐中心,是当时海口最高级的娱乐场所。
“泰昌隆”老字号是海口骑楼老街三大旅店之一,是新加坡文昌籍华侨投资合股共建的旅店,兼具了南洋风格和古代中国式建筑风格。1923年,“泰昌隆”经海口总商会向政府申请批准获得个体商业执照,1925年,“泰昌隆”侨批局成立,除了经营旅店业,同时还做进出口贸易等业务。
紧挨着“泰昌隆”,还有一家同样经营旅店业的悦来栈。相对于三大旅店,悦来栈显得低调不少。悦来栈是廖开振于新中国成立前修建的,从中山路一直延伸到长堤路,当时曾经名叫“南京旅店”,后来改为悦来客栈。
悦来栈一楼的前面(面向中山路)和后面(面向长堤路)是铺面,早期也曾经营“九八行”。那时,长堤路边上还是水域,常有船停靠卸货于此。据史料记载:1949年到1955年间,中山路的铺面以私营的手工业居多,椰雕店、木屐店、镜画店、修表行、刻章店、眼镜店……也有纸业、糖果、土特产、烟酒行、水果、副食品、布铺、药材行、茶行、日用百货等各种类型的商铺。
过去,老海口人上街都爱穿木屐。据知情人士回忆,站在悦来栈楼上,推开那扇小小的百叶窗,中山路的街景尽收眼底。晚上整条街道都像在狂欢,晚饭过后,市民从坊间巷里涌出来看街景、买东西、吃夜宵,人来人往,清脆的木屐声互叠在一起,“哒哒哒”变成一种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响彻整条中山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