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成为许多已脱贫地区未来的工作重点。贵州印江自实现脱贫摘帽以来,不断结合实际探索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防贫预警监测机制、创新推进“电商驿站+”模式,构筑政策保障、社会扶助、保险救助等防贫“三张网”,巩固了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贵州印江县多措并举巩固成果—— 脱贫之后再攻坚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0-05-20 14:27

当前,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成为许多已脱贫地区未来的工作重点。贵州印江自实现脱贫摘帽以来,不断结合实际探索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防贫预警监测机制、创新推进“电商驿站+”模式,构筑政策保障、社会扶助、保险救助等防贫“三张网”,巩固了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七沟八梁九面坡,山高沟深弯又多,土地少来石头多,不到过年敲锅锅……”这首流传于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土家山歌,透露出当地人民昔日的辛酸与无奈。

2019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告印江县实现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如今,该县20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5716户10041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成为印江接下来的发展重点。

“种茶采菇”稳定增收

今年春茶开采以来,在印江缠溪镇湄坨村的茶园里,每天都有上百人在茶园里采摘茶青。“每天采茶都有200多元收入,如果采摘一个月,算起来能有6000元。”茶农吕茂园乐呵呵地算起了务工收入账。

目前,生态茶叶成为印江群众的“绿色银行”,今年21.74万亩投产茶园预计茶叶产量近2万吨,产值20亿元左右,带动全县1.7万名农民增收。

走进印江县木黄镇凤仪村,一座现代化食用菌园区映入眼帘。智能大棚里,一串串吊袋栽培的菌棒上长满黑木耳。基地负责人介绍,大棚吊袋栽培黑木耳打破传统的黑木耳栽培方式,不仅节约资源、提升品质,而且效益提高3倍到5倍。

为打破传统种植方式,印江坚持科技兴菌、绿色发展,成功引进深圳劲嘉集团,建成106个智能化大棚。

目前,园区引进大批科研人才和设备,建立了贵州省梵天菌业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菇农”模式,实施“千户万菇”工程,培养专业菇农300余户,带动周边1000余人就业,与500余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菇农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梵天净土出佳品,梵净仙菇走苏杭。”印江通过东西部扶贫帮扶协作和对口帮扶,强化产销对接,“梵净蘑菇”远销苏州、杭州等东部城市。2019年,印江种植食用菌1.58亿棒,实现产量5.62万吨,产值9.05亿元,累计带动农户8500余户3.5万人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

印江县委书记田艳说,截至目前,印江县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思路,围绕茶叶、食用菌2个主导产业和精品水果、生态畜牧、中药材等N个特色产业规划,全力推进13个500亩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累计发展生态茶园27.57万亩,规模化种植食用菌4.8亿棒、精品水果13.05万亩、中药材8.2万亩,引进劲嘉集团、同发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93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80个,带动7526户2.86万名贫困人口增收。

电商驿站打通销路

长期以来,农产品信息不畅,销售渠道单一,导致印江大量农产品“藏在深闺人未识”。

积极拥抱互联网,让农特产品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销往全国各地。2019年以来,印江以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在17个乡镇(街道)365个行政村规划建设160个电商驿站,通过“电商驿站+专业合作社”“电商驿站+贫困户”,把电商驿站与“一村一品”网货基地、村级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相结合,量身打造“梵净云商”平台。

让新鲜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快、卖得好,物流是保障。印江紧扣提速降费,创新构建农村电商驿站物流配送体系,开通电商驿站“直通车”,全县规划8条闭合型快递物流配送路线,成立农村淘宝运营中心,培育电商企业32家,网商网店212家。

同时,以“梵净云商”平台产品分拣中心为集散区域,引导“四通一达”、顺丰快递等快递企业向该区域集聚,形成新的快递物流园。“通过将各快递企业分散经营变为现在的集中经营,提高快递企业配送时效和经营效益,降低农村电商驿站运营成本,有力助推农村电商持续发展。”印江“梵净云商”创办人熊波说。

目前,印江累计实现电商交易额13.5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1.9亿元,带动就业6200余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2500余人。

制度保障防止返贫

杨某是印江县中兴街道大田村村民,因突发脑溢血花去医疗费用约22.41万元,合作医疗报销后,自费2万多元。刚刚脱贫的一家人又陷入困境,存在返贫风险。2019年春,在脱贫干部帮扶下,她申请了县里的“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报销了1.1万余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自2018年中国扶贫基金会“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在印江落地以来,受益群众264人,理赔资金68.77万元,受益最多的群众报销了2.87万元。

印江坚持“未贫先助、未贫先防”思路,全方位构筑起因病、因灾等致贫、返贫的防线,探索形成了稳定长效的防贫预警监测机制,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从“治贫”到“防贫”的转向和提升。

“政策‘保障网’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实施这类保障后仍然处于困境,我们就按照防贫预警机制实施第二道社会救助。”印江县扶贫办副主任田陶介绍,为了解决资金问题,2019年印江县通过动员全县1万余名干部利用“10·17”扶贫日“一日捐”筹集资金260余万元,投入200万元启动实施了防贫保险项目,对相关政策保障和社会公益扶持后,仍无法达到现行扶贫标准的对象,及时启动防贫保险救助项目。

据了解,2019年印江县发放社会保障兜底资金1.37亿元,兑现“三重医疗”救助资金1.34亿元,兑现各项教育资助金9735.56万元、惠及学生12.3万人次,“顶梁柱”健康扶贫项目共赔付263人68.43万元,“宝护计划”公益项目共救助受益群众33人资金165万元,防贫保险救助项目救助34户资金48.54万元。

“通过防贫‘三张网’,全方位构筑起因病、因灾等致贫、返贫的防线,探索形成了稳定长效的防贫预警监测机制。”印江县委常委、县扶贫办主任冉飞鸿介绍,该县将继续加强对“脱贫不稳定的贫困人口”和“建档立卡之外的边缘人口”的摸底监测、动态预警管理。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王新伟 吴秉泽 左禹华] [编辑:林靖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