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网上诉讼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化”服务
关于人民法院建立网上诉讼服务平台的建议(第205号)
主办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
建议:1、网上诉讼服务已在我国多个城市实施,我市法院也要紧跟建立网上诉讼服务。
2、增加电子送达,当事人立案时在送达地址中填写电子邮箱的可以采用邮件的形式送达。
3、统一立案标准,统一诉讼费的退费办理标准。
4、建立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将诉讼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上网运行,提供引导、预约、问询、救助、交材料、领文书、缴费、执行等八类事务,进行办理、受理和对接服务;提供诉讼指南、执行指南、文书样式、诉讼费用计算器等功能。
办理: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要求,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深度融合,实现“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解纷化、社会化”的“一站化”诉讼服务,为当事人提供在线咨询评估、调解、确认、分流、速裁快审等一站式解纷服务,为服务和保障自贸港建设,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
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入园难问题
关于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第86号)
主办单位:市教育局
协办单位:市资规局
建议:一是切实抓好学前教育布局规划。要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学前教育需求高峰,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切实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列入本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招拍挂建设项目成本,选定具体位置,明确服务范围,确定建设规模,确保优先建设。
二是积极引导和扩大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完善海口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优化扶持方式,加大奖补力度。
三是确保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落实,切实让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成为扩大城镇学前教育资源的主渠道。
办理:市教育局研究出台了我市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保运转经费拨付政策,将乡镇园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扶持普惠性幼儿园:一是推进“一校两园”建设工程。由市教育局及各区政府每年在城区至少新建2所公办幼儿园。二是继续加大投入,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增加学前教育学位。三是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四是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我市印发了《海口市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利用财政性奖补资金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办园质量好、收费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奖励。五是利用控规调整、棚户区改造增加用地供给,优先统筹解决公办幼儿园用地供给等问题。
汇聚侨界力量,助力自贸港建设
关于挖掘和保护侨文化,擦亮“侨”字招牌的建议(第91号)
主办单位:市委统战部
建议:(一)深入挖掘和保护华侨文化。设立专项保护经费,通过实体建设华侨博物馆、录音录像、图书、专项课题等多种形式,发动高等院校专家、学术团体和社会力量对海南华侨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保护和研究。
(二)以华文教育促进往来交流。海南拥有良好的华文教育基础,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都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海南华侨中学是国家汉办指定的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之一,华文教育实验班可以整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汉办、海南省政府等多项奖学金,覆盖华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在海南华侨中学特办1-2个“侨生班”,由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市侨社团联合成立理事会,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和海南全省招收符合条件的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子女,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亲情。
(三)实体建设“一带一路”华裔青少年人才交流基地。建设“一带一路”华裔青少年人才交流基地,以此为依托,提供中华文化体验课程,承办长短期华裔青少年交流项目,在此基础上,举办“一带一路”青少年人才论坛,全面展示海南对外开放形象,使之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形象窗口。立足海南,辐射东南亚,团结侨众、服务侨亲、招引侨智,帮助海南汇聚四方之才,更好发挥华侨华人作用,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办理:市委、市政府对挖掘和保护华侨文化非常重视,多方努力加大投入和开发力度。如骑楼老街的修缮保护,市政府专门成立骑楼公司,建设“海口骑楼与侨文化展示厅”,62块老字号字匾得到恢复确认,出版了《骑楼百年之骑楼故事》、《海口中山路老字号》等书籍,使骑楼老街成为城市历史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特色消费三位一体的南洋特色文化旅游街区;关于华文教育,我市主要会同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大学开展华文教育工作,通过招收华裔、华侨子女入学,对华文教师进行培训方式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和海外华裔青少年冬(夏)令营活动。关于实体建设“一带一路”华裔青少年人才交流基地,市侨联、市侨办将联合相关部门争取市教育局、相关学校、海外琼籍社团的支持,积极推动华裔青少年人才交流基地的建设,更好地服务我市国际交流和教育交流。
5月7日,在五源河文体中心二期项目工地,工人们在忙碌着。海口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