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挥省会城市引领示范作用,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自贸港建设——
逐梦海南自贸港 海口实干开新局
海口湾(龙珠桥—世纪大桥段)风光旖旎。王程龙 摄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因为有梦想,我们才有了前行的动力,才有了攻坚克难的勇气。
海口人民清晰地记得,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海口考察,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下称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出台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下称中央12号文件),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赋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海口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两年来,海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培育发展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领域”为支撑的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使命激荡人心。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之年,海口将发挥省会城市带头、引领和示范作用,凝聚合力、攻坚克难,为坚决扛起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海口担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基础筑平台江东新区建设蹄疾步稳
谋定而后动,绘制蓝图干到底——
眼下,海口江东新区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景象热火朝天。美兰机场二期、白驹大道延长线……各个项目紧锣密鼓加快建设。
海南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而江东新区是海南试验田中的“试验田”。海口立足长远、通盘考虑,江东新区规划建设遵循“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海南特色、高点定位”原则,以科学性、前瞻性、引导性的高水平规划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五网”先行、一次性规划,致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零碳新城、彰显中国文化海南特色的靓丽名片、城乡一体和谐共生的中国示范和全球领先的生态CBD。
6月1日上午,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进行校飞,标志着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标志性工程,美兰机场二期项目的建成将成为海南自贸港对外开放、联通世界的‘空中桥梁’。”美兰机场总裁王宏告诉记者。
美兰国际机场二期仅是江东新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一个缩影。2019年,江东新区建立“五网”基础设施项目库,入库项目241个,全年新开工25个、完成投资145亿元。总部经济区、临空经济区建设全面启动,白驹大道改造及延长线、江东污水处理厂和“两河一堤”等工程开工建设。景观规划设计、地标建筑布局和“五化”建设同步推进。
江东新区围绕构建“临空经济+服务经济+生态经济”的开放型、创新型产业体系,以总部经济为引领,制定出台项目遴选、用地指标、产业监管等制度,中国银行、大唐集团、兖矿集团、山东能源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率先入驻总部经济区,美兰空港“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顺丰(海南)国际生鲜港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首例国际客户飞机入境维修。
促改革推创新发展动能活力不断增强
如今在海口,办理一张施工许可证需要多久?
今年1月,在提交申请表、施工合同、承诺书等材料后,碧桂园·剑桥郡项目开发报建经理林微术一个工作日就拿到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以前一般需要5个工作日,效率太高了。”在海口市龙华区政府服务中心,林微术拿着刚批下来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高兴地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019年,海口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评估评价,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建立制度创新项目库,无税不申报等5项成果入选全省制度创新案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窗受理”事项达93.8%,建成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能力显著提升。商事主体全程电子化登记,实行企业极简注册注销。
推出企业秘书、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从96项减至66项,政府投资、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用时分别压缩到72个和55个工作日。市场主体全年新增9.5万户,增长54.4%,总量占全省41.8%。
敢为人先,新的探索推动改革开放走深走实——
海口着力以破解改革难题为导向、以推动重点改革为抓手、以持续制度创新激发社会新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改革引领发展,我市开放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海口成立国际投资促进局,举办海南自贸试验区集中签约和“知名企业海口行”等系列招商活动,签约引进项目137个,协议投资521亿元。落实“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吸引各类人才落户1.8万人、占全省68%,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1040人、居留许可4434人。
落实免签新政,新开通9条国际航线,出入境旅客增长22%。柬埔寨驻海口总领事馆正式开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驻琼领事机构。成功举办全球橡胶大会、中国(海南)国际入境旅游营销大会、第十二届海口—东盟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对话会等国际性活动,国际友好城市增至41个,海口“朋友圈”越来越广。
调结构稳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升
2018年,海口以“一天当作三天用”推动项目建设。全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55个,完成投资270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4家、行业领军企业20家、知名品牌企业23家,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全部进驻。
2019年,扎实开展“两个确保”百日大行动,开工省重点项目25个、海南自贸试验区项目135个,投资额全省第一。非房地产投资占比连续四年超过50%,达到57%,以房地产投资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格局正发生根本性改变。
海口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上,脚踏实地把壮丽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中央12号文件赋予了海南“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作为省会城市,海口从积极拓展国际客源市场、打造全球免税购物中心、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等多个方面着手,高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同时,加快培育发展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领域”为支撑的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
去年,海口精心策划组织海口跨年狂欢季等系列文体活动,整合推出以大流量、大IP活动为牵引,以“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协同配合为支撑的文旅消费模式,带来大量岛外消费人流。其中,王力宏、莫文蔚、华晨宇等8场演唱会极大地拉动了海口的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消费。
园区是落实中央赋予政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海口将园区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近年来,不断推进重点产业园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去年,综保区进出口总值排名全国综合保税区26名,较上年提升32位,高新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复兴城、观澜湖纳入省重点园区。
补短板抓整治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美好
面朝蔚蓝大海,背倚繁华城区,海口湾实现了全新蝶变。
“一路沿着海岸线跑步,饱览美丽的滨海景色,生活在这里,幸福指数很高。”6月2日清晨,在世界大桥下的海口湾步行道上,刚刚跑步结束的市民陈卓悦擦拭着汗珠开心地说,你看,我在这跑步,我家老人带着孩子就在旁边玩耍。
海口湾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贯通,高品质的城市规划,良好的生态景观,极具闲适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气息,令市民游客在此可观赏到多样化的滨水景观,尽享现代化城市的舒适与便利。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作为省会城市的海口,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多样化公共服务设施,彰显海口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最美城市客厅”已经初具雏形。
当前,海口深入推进社会文明大行动,“创文创卫”成果不断巩固。放眼海口,东西湖三角池、红城湖公园改造提升后,一批街心公园让市民生活品质大为提升。
龙昆南延长线市政化改造完工,白龙南地下通道建成通车,市域列车开通运营,让城区人居环境更加美好。
海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更是让乡村大变样。如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全覆盖,海口完成了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8.2万户,覆盖率99.4%。
秀英冯塘村、美兰山尾头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琼山树德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海口累计5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54个村被评为海南省“星级美丽乡村”。
此外,海口还建成全国首个环境振动自动监测站,在全省率先启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推进“蓝色海湾”生态整治与修复,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3%以上,空气质量更是稳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
惠民生强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们也干劲十足。”琼山区甲子镇琼星村委会罗边村的脱贫户陈绵越住上焕然一新的新房子后,这两年的生活是越过越红火。这是海口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19年,海口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359户879人存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年零返贫。
2019年,海口城镇新增就业3.8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75%,低于控制目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实现“14连增”,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610元/人/月和540元/人/月,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到800元/人/月。此外,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至740元。
这一切,都离不开民生的持续投入,海口惠民生,强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民生支出达171.9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4%。2019年,全年民生支出186亿元,增长7.8%,民生事业更加落细落小。
小小“菜篮子”,事关大民生。“海口许多菜篮子社区网点销售的肉菜都是按照最低倡议价,我们平时买肉买菜都能买到价格实惠的。”家住滨江路江畔人家的市民林女士称。
近年来,海口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广泛开展“肉菜倡议价”活动,常年蔬菜种植产量突破30万吨,蔬菜、肉类和综合食品等价格指数涨幅全省最低。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在教育方面,2020年海口在全省率先实施公办中小学校教室空调全覆盖,249所城乡学校、28.4万学生受益。
在海南建设自贸港的大背景下,海口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更多可支配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事业,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今年,海口还将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13所中小学校新改扩建,增加学位1.5万个;拓展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新增公办幼儿学位3.85万个,确保公办园就读幼儿比例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到80%。
一组组数字,记录着海口全市上下深耕细作的力度。一项项举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唯有只争朝夕、接续奋斗,方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在海口,一个个改革开放新故事正在书写,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正在打开。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