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在海口琼山区龙塘镇新民村广场前,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创建于1926年的新民村党支部坐落于此。近年来,新民村党支部在加强“红色阵地”建设基础上,通过“红色教育”“红色服务”,全面发展壮大“红色产业”,持续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红色力量”。
新民村党支部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红色力量”。陈家煜 摄
开展“红色服务” 带领贫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民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村党支部弘扬红色精神,持续开展“红色服务”,帮扶贫困户解决就业及产业发展等问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新民村共排查出13户贫困户,在对贫困户购买新农合、医疗、教育的基本帮扶基础上,新民村党支部对不同扶贫户致贫原因进行分析,有的放矢制定了精准扶贫“一户一策”的帮扶计划。
50多岁的蒋先军之前待业在家,妻子不善务工,加上儿子患有精神疾病,一家生活贫困。了解情况后,新民村党支部多次上门走访,一方面联系镇政府,为蒋先军提供了工作(护林员),另一方面为他帮扶了15只山羊发展养殖业。如今,蒋新军的羊已经发展到170多只,成为村里的养羊大户,一家人成功脱贫。村民蒋桂军家中无固定收入,且缺少土地和资金发展产业,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经多方联系,党支部为他在离家不远的一家饭店找到一份工作,月收入2300元,保障其收入。
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吴以忠介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新民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完善干部驻村、党员包片等制度,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遍访工作,真心真情做好精准扶贫服务工作。
新民村党支部。陈家煜 摄
做大“红色产业” 巩固脱贫成效
如何实现由“输血”变成“造血”,保证脱贫户不返贫,巩固脱贫成效,正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新民村党支部持续发挥脱贫致富带头作用,做大做强“红色产业”。
新民村党支部将养殖业和种植业“两手抓”,一方面带领村民利用村里闲散土地种植槟榔、芝麻、黑豆等。另一方面,根据贫困户需求发展养殖产业,目前新民村的30多户村民发展养猪产业,同时发展山羊养殖业,全方位帮扶村民增收致富。
据悉,新民村党支部引进拓元公司与村委会、新民村本礼种养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了“海南庆丰民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打造石斛种植基地,带动并指导农户种植石斛,同时解决农户就业问题。此外,该项目建成促进发展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美丽乡村旅游,通过农旅融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下一步,党支部将继续带领村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垦拓荒,充分利用村里土地种植龙塘黑豆、龙塘芝麻、龙塘芝麻油等产品,同时发展养殖业,巩固脱贫成效。”吴以忠说道。
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效的同时,该村党支部将继续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以党建凝聚村民力量,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努力将新民村打造成环境优美、文明幸福、邻里和谐的美丽乡村。
记者陈家煜 摄影报道
(海口网6月6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