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10日,海南高三学子步入高考“战场”。考场内,考生紧张答题;考点外,家长用守候、用凝视、用等待,默默为孩子们加油打气。
郝女士对镜头比了个加油的手势,祝愿孩子取得好成绩。黄晖 摄
早起:考前100分钟出门
高考首场,赶考时间一定要预留足够的余地。家住海德路的郝女士就为在四中高中部参加高考的孩子,算好了充足的赶考时间:提前100分钟出门!
“从海德路到四中要跨越龙昆南路,这条路早高峰拥堵是家常便饭。要是贪睡晚起堵在路上耽误考试,那就得不偿失了。”高考语文考试9点开考,郝女士告诉海口网(微信号:haikouwang2013)记者,自己和丈夫7点不到就把孩子叫醒,7点20分出门。“我们一家是开车过来的,到达四中考点耗时半个小时。小孩人生就这一次大考,再早出发都不为过。”郝女士笑着说。
在树荫下休息的黄奶奶和符先生。黄晖 摄
揪心:考场外奶奶备好第二套文具包
“昨晚他跟我们说准考证找不到了,吓得我们赶紧准备了第二份,连户口本都装进去了!还好他很快找到了。但我还是想要备好第二份给他。”高考首日,在海口四中考点外,黄奶奶和儿子符先生在树荫下休息,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套文具包。
原来,奶奶的孙子就读于海口四中,此刻正在考场里“奋战”。从小带大的孙子经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黄奶奶心中十分牵挂,为避免孙子再一次出现证件、文具丢失的意外情况,黄奶奶和符先生决定接下来几天都在考场外守候,随时为孙子“补充弹药”。
王女士把晚餐为女儿贴心装备好。黄晖 摄
暖心:跨越半个城市来送饭
高考首日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中结束。窗外是大雨倾盆,屋内却是饭香四溢。
在四中考场外,女儿一口口吃着母亲亲手做好的“爱心盒饭”,画面十分温暖。
原来,为了让女儿在高考期间尝到最舒适的味道,海口市民王女士把在家做好的晚餐送到四中考点,不辞辛劳为在本校参加高考且住校的女儿送来“家的温暖”。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在农垦一带,从家里坐公交车到四中用了近一个小时。“女儿习惯吃家里的味道,让她吃得好一点,我们跑远点没事。”王女士如是说。
张先生默默望着儿子走进考场。陈家煜 摄
欣慰:夫妻背井离乡终于等来这一天
8日14时许,离英语考试还有一个小时。在将小儿子送到琼山中学考点后,张先生一人在马路对面默默望着儿子步入考场。如今,儿子终于迎来人生中一次重要考试,让张先生深感欣慰。可这10余年来,夫妻俩背井离乡将儿子供养长大,又何尝不是在经历着一场“大考”。
19年前,张先生的小儿子在海南出生,他和妻子忍痛将年幼的大女儿、小女儿寄养在老家亲戚家中,从湖北来到海南。夫妻俩的生活重心全部放在儿子身上,俩人一直没有固定工作,仅靠打零工维持生活。从小学开始,夫妻俩就将儿子送往私立学校,担心儿子被欺负,也从来不让孩子住校,每天接送。十九年如一日,夫妻俩含辛茹苦将儿子抚养成人。如今,俩人也已年过半百。“再苦再累,能让儿子正常接受教育,做父母的就心满意足了。”张先生笑着说道。
高考期间,夫妻俩暂时放下工作,一心一意照顾好孩子,准备一日三餐、接送孩子……希望孩子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
“姐姐加油!祝你马到成功。”陈家煜 摄
祝福:1岁弟弟穿红马褂祝姐姐马到成功
7日上午,第一科语文考试已经开考。在琼山中学考点大门外,郑先生抱着1岁儿子在考点外合影,为正在参考的女儿加油打气。
今天,郑先生的特意给儿子穿上红马褂来到现场。郑先生的妻子告诉记者,小儿子穿上的红马褂,寓意“马到成功”,祝福姐姐能够成功通过考验,取得一个好成绩。此外,郑先生4岁的小侄女也来到了现场为表姐加油助威。小侄女穿了旗袍,寓意“旗开得胜”,预祝表姐夺个“好彩头”,金榜题名。
记者黄晖 陈家煜 摄影报道
(海口网7月8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