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7月10日消息(海口网记者组)10日17时,随着铃声响起,考生有序走出考场。场外,鲜花笑脸迎接着考生们!今天,2020年海南高考顺利落下落幕,平安高考的背后离不开海口各部门的联防联控,通力合作。连日来,海口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考试安全和考生服务等工作,确保“健康高考”“公平高考”“平稳高考”“温馨高考”“诚信高考”,全力以赴护航考生顺利完成人生大考。
赴考大军。邵阳摄
提供免费口罩+医疗防控专班 打造健康高考
“排好队,备好口罩,大家出示下准考证。”在各考点,考务人员及志愿者在门口未戴好口罩进入考场的学生一一进行提醒。在考点服务点,还提供免费口罩供考生使用。
7月9日,在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中部考点,考生经过测温通道进入考场。记者王程龙 摄
在高考进行的4天里,由1名疫情防控专职副主考+医护人员及1辆救护车+学校校医等形成的考点医疗防控专班96小时全程进行护航。
入场。邵阳 摄
考生进入考场前,需要通过洗手消毒、测温等关卡方可通关。海口还在10个考点设立普通考场、备用考场、隔离考场,考点外在定点酒店、医院分别设置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3类考场,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为打造健康高考,考前,海口已对涉考人员的身体健康进行摸排、监测和管理,组织考务培训会,开展考前检查,组织全真演练等。
制定预案+全真演练 创建平稳高考
开考前,海口对考点周边的建筑工地、临街商铺等进行巡查,并对噪音污染源头加强督促管理,严防噪声扰民,为考生提供安静、舒适的高考应试环境。此前,海口成立了考试委员会,对应急突发事件、噪音污染、雷电暴雨天气、台风天气和疫情防控等多种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7月8日,在海南省农垦中学高考考点门口,交警引导车辆通过,保障考点路段交通顺畅。记者 王程龙 摄
对可能出现的雷电暴雨天气,市政部门提前部署做好城市积水道路排水排涝工作,在易积水点,安排专人值守。市教育局则要求学校,如遇暴风大雨,须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告等方式提醒考生提前到达考点,告知考生灵活调整赶考路线,确保安全。
7月9日上午,在海南中学初中部考点,值守在考点的警察及交警,在烈日下,就相关工作展开交流讨论。记者 陈长宇 摄
另外,全市10个考点分别成立了“七组一室”,即考务组、试卷保管组、播音组、视频监控组、保卫组、后勤服务组、医疗卫生(防疫)组和考点办公室,为平稳高考提供保障服务。
“爱心送考车”+微型服务站 温馨服务为奋斗加油
“爱心送考车”、120急救中心志愿服务、免费口罩、免费矿泉水、心理咨询……海口为涉考人员准备了“服务”大餐。
海口实验中学高中部考点休息区为家长和考生准备的矿泉水。李佳佳 摄
据了解,海口公安交警部门安排了警用车辆组成“爱心送考车”,严守路口,为紧急赶考的考生交通求助提供服务,畅通梦想之道。海口公交集团安排400辆车况良好的出租车,组成“爱心送考”车队,为考生提供一对一、点对点免费接送服务,温暖追梦之人。
交警驾驶警摩将考生护送至海师附中考点。(海口交警供图)
每天,交警都在高考接送车周围摆放围栏,并指挥其他车辆绕道行驶以便考生安全登上高考接送车……期间,市交警支队在考点周边道路增派民警,设立高考路段禁止鸣笛等临时交通标志,管制道路通行,引导车辆合理选择绕行路线,减轻考场周边交通压力。
考点为家长们准备了风油精、薄荷脑软膏等物品。傅巍 摄
矿泉水、小扇子、风油精、薄荷脑软膏……由帐篷临时搭起的家长休息区,俨然成为了一个微型服务站,每天,都有志愿服务站向陪考家长提供“爱心助考•清凉益站”服务,有的准备雨具、有的准备解暑绿豆汤。针对高温,海口积极做好高考场外服务保障工作,各类解暑“神器”上线,让考场外同样不“烤”。
诚信公平高考 为梦想撑腰
为确保高考诚信公平,今年,海口各中学通过班会等形式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对考生加强《刑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法规的学习。同时加强考生身份验证,严防替考舞弊情况。
笑脸。邵阳 摄
在各考点安排了无线电信号干扰车,监测、拦截、压制频率可疑的信号。考前,海南教育部门还联合公安、工信、国安、卫健、疾控等部门开展了“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清理整顿助考培训机构”5个净化考试环境的整治活动,打造公平高考,为梦想撑腰。
高考落幕。邵阳 摄
疫情下的高考,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4天的风雨兼程,96个小时的朝阳追梦,坚持与放弃搏击,勇敢与怯弱斗勇,这场人生之考,社会大考,在一声声的叮嘱,一份份的关心,一天天的守护中顺利落下了帷幕,这是结束亦是开始,感谢所有人一路同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