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生活过得怎么样?今年的牛卖得怎么样?”16日,在海口市琼山区琉球村蒙美育的家里,琼山区人社局的帮扶责任人陈栋正在同帮扶对象蒙美育话家常。近年来,琼山区帮扶干部切实落实帮扶工作责任制,以“两熟悉”促进帮扶责任工作做到“三落实”,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发挥出扶贫干部应有的作用。
帮扶干部在蒙美育(中)家中话家常。卢海浪 摄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琼山区帮扶干部有妙招
自参与帮扶工作以来,陈栋积极宣传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参加扶贫电视夜校学习,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据介绍,陈栋以熟悉现行各项帮扶政策、熟悉帮扶工作情况为切入点,摸清帮扶户的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提高帮扶对象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让贫困户主动投入到脱贫攻坚的队伍中来。“今年我们还在琉球村设立扶贫宣传栏,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让贫困户了解、知晓扶贫政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陈栋介绍,他们还重点向贫困户开展了“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我要脱贫”等宣传教育活动,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提高帮扶对象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以‘就业+产业’促进帮扶成效,推动脱贫增收,通过‘造血式’扶贫模式,为贫困户培育增收产业,助推产业扶贫到户,确保帮到点上、扶出效益。”陈栋说,在大力开展“参与式”“造血式”扶贫的同时,既扶贫、扶志,又扶智、扶技,不断强化贫困户造血功能的培育,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贫困户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帮扶责任人陈栋(右一)和帮扶对象蒙美育(左一)。卢海浪 摄
家家住上新楼房 个个脸上笑开颜
陈栋主要负责的蒙美育、蒙传华和蒙美善3户贫困户17人的帮扶工作,目前3户均已脱贫。“开始接触贫困户时,我们开展了贫困家庭就业情况和产业发展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摸清底数,明确思路,工作做到心中有数。”陈栋在帮扶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就业+产业”促帮扶,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现在他所帮扶的3户贫困户都盖上了新房子,个个脸上笑开颜。
据介绍,蒙美育原来一家三口都在家务农。帮扶后,妻子王芳外出务工月收入3000多元,蒙美育在家务农,并通过申请小额信贷50000元,从最初的2头黄牛,增加到了21头黄牛,还种植了橡胶,盖起了新房。“儿子蒙绪英今年考了驾驶证,加建的二楼也已经装修好了。”说起自家近况,蒙美育笑开了花。同时,他热心为村民办事,为脱贫攻坚出力,还获评为“友邻助乡典型”。
此外,陈栋所在的琼山区人社局今年还投入2.5万余元给琉球村安装了180盏路灯,有效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路灯亮了,民心齐了,我们的心也暖了,我们再也不用黑灯瞎火地走路了。”村民组长蒙绪渊说,新装的路灯样式漂亮,还很亮,晚上还能在村里的灯光球场上打排球,每到傍晚,孩子们嬉笑打闹,大人们在村道上悠闲地散步,琉球村的夜晚越来越热闹。
记者卢海浪 通讯员许晶亮 摄影报道
(海口网8月18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