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水满乡,草木苍翠,山风拂面。茶山上,采茶女手指飞转间便把茶叶尖摘入篓中;村子里,炊烟袅袅,煮茶、晒茶、制茶一片繁忙。在这里,几十年至上百年的古茶树,还在冒着片片新芽。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海南五指山:水满清茶添新味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0-09-12 10:31

原标题:水满茶坚持原生态种植,融合新发展理念

水满清茶添新味

9月的水满乡,草木苍翠,山风拂面。茶山上,采茶女手指飞转间便把茶叶尖摘入篓中;村子里,炊烟袅袅,煮茶、晒茶、制茶一片繁忙。在这里,几十年至上百年的古茶树,还在冒着片片新芽。

俯瞰五指山市水满乡茶园。记者 武威 摄

水满乡平均海拔600米,这里云雾常年笼罩山峰,水汽充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赋予了野生茶树完美的生长空间。野生茶树自然分布于秀美的五指山上,世居于此的黎族人从众多草木中择出了茶叶,从此开启煮茶、种茶、制茶、品茶的茶文化历史。明正德六年《琼台志·土产》记载:“其中最有名之茶为五指山水满所产,树大盈抱,气味清醇。”

海南黎柏扣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卓书颜,是五指山的“茶三代”,从小生活在五指山脚下的水满村,从奶奶、父母制茶再到如今自己发展茶产业,谈起水满的茶,她有说不完的话。

“打记事起,奶奶辈制的茶,只是黎族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料,从山上采摘茶叶,捣碎了泡水,渴了就喝,清热解毒,那个味道至今还是让人念念不忘。”在卓书颜看来,之前,黎族人靠山吃山,将茶当作一种配料,捣碎后同水一起煮,形成“煮茶”的第一代制茶方式。到了她父母那一代,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茶厂在水满乡设立,开始利用机械化的设备和工艺手段制茶,但仍保留了水满原生茶的味道。如今,她正沿用原生态的制茶方法,并融合现代先进的制茶理念,继续擦亮水满的茶品牌。

9月10日,在水满乡的一个茶园里,年过六旬的黄菊妹正忙碌着。她是水满村村民,也是卓书颜的母亲,60年来,她几乎没长时间离开过水满村。“我15岁起到自治州茶厂务工。”黄菊妹说,后来,随着自治州茶厂的撤出,她回到家里继续用手工制茶,女儿自6岁开始就跟着她在茶厂学着揉捻茶叶。“水满的茶味经久耐泡、柔滑甘香,口感好。”她认为,水满茶是因原生态而声名鹊起。

优良的自然环境是水满茶产业发展的基石,但要生产出优质的茶叶,所需要的不止于此。

再过不久,卓书颜将推出她自己的茶品牌。对水满茶的采制,她把控得细致认真:采收的茶叶符合一定的标准,对采茶时间、茶叶厚度长度等均有要求;制茶方面,多采用原先第一代制茶的方式,采摘古树产的青叶,进行传统手工炒制。“就是为了保证纯正的水满茶味。”卓书颜说。

原生态种植加上独特的炒制和烘焙技术,使得水满茶有“琥珀汤、奶蜜香”的美誉,入口味韵悠长,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如今,水满乡茶树种植面积近7000亩,拥有30多家本地茶叶品牌,水满茶也是五指山市为数不多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之一。小茶叶,成了水满乡近些年来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谢凯 于伟慧] [编辑:傅巍]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