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一个后发区域的“先发振兴”要多久?云南的回答是三十年!三十年改革春风,三十年厚植本心,三十年久久为功,三十年民富业兴。
   
 您当前的位置 : 旅游新闻>

“七彩云南”诺仕达 初心一片在乡园——民族品牌 “七彩云南”成长记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0-10-15 08:46

  实现一个后发区域的“先发振兴”要多久?云南的回答是三十年!三十年改革春风,三十年厚植本心,三十年久久为功,三十年民富业兴。

  这既是一个地方沉积的定力,也是产业振兴的坚守。尤其深耕其中的集体和个人,更是身体力行、融入大局、敢想敢试、敢做敢当。

  任怀灿和“七彩云南”的每一分子,用心用情用力立足红土高原,胸怀全国市场,培育出“七彩云南”品牌,正走在“以品兴业、立品立信、品质双升、品牌兴城”的发展大道之上。

  发端:“用我们的双手摆贫困包袱”

  上世纪90年代初,赴大理采购农副产品返回昆明途中,任怀灿一行在云南驿(即祥云县)一个风景如画、宛若世外桃源的小村庄歇脚。一场太阳雨突至,水天相接,绘出一道绚丽的七色彩虹。

  回想起小时候跟随母亲去农田干活,雨后的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彩虹的两头横跨两个水塘,母亲就指着彩虹说:“老九,你快看,龙吸水了。”

  眼前的美景加上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回忆,让任怀灿不禁思考——云南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农副产品丰富多产,这样的好山好水好产品,为什么一直走不出去?既然生在这里,长在这里,那就要为这片土地做出一份贡献,要让大家知道,在这山水之间,有个美丽的地方叫……想到这,他脑中灵光一闪:“有了!就叫‘七彩云南’!”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改革的春风九州劲吹,无数弄潮儿欲在广阔天地有所作为。

  5万元、7个人,任怀灿作别“稳定”与“安逸”,和爱人一起开起餐饮“夫妻店”,凭借淳朴厚重的品格和吃苦耐劳的性格,生意越发风生水起:收获了资金、赢得了认同,也建立了信心。

  事业不断壮大,参加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作为从红土高原走出的农家人,任怀灿为家乡做点事的愿望越发强烈。经过反复研究,他和创业伙伴们决定从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出发,试试“土特产”能不能变成“金疙瘩”。

  1992年,昆明诺仕达工贸公司成立,任怀灿和他的伙伴们走上了崭新的道路。“用我们的双手摆脱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贫困包袱,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则成为了一众奋斗青年如“七彩云南”般美好愿景。

  深耕:以“品牌之威”立“口碑之信”

  古人说: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大概就是创业者的“相对论”:只要意志坚定,再远的路也相隔咫尺,再难的事也终将实现。

  “七彩云南”品牌的成长就是这样,凭借这份初心以及对云南资源和市场的深刻洞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在发展中实现着产业的转型升级。

  那是1996年,彼时的云南的旅游市场如一潭深水,尤其翡翠市场,更是鱼龙混杂、没有章法。乱则求变,变就有机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七彩云南”正式进军文旅产业。

  创建翡翠研究中心,为翡翠确定起七大品质标准和定价体系,以规模化、节约化、标准化市场经营理念,建立中国首个翡翠商业分级体系……“七彩云南”的这一系列努力,结束了“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行业历史。

  面对终端消费者,他们还庄严立下三个承诺:

  第一,承诺向全社会公布不做假货;

  第二,承诺价格公平公正、童叟无欺;

  第三,凡是七彩云南售卖的翡翠,对价格和质量终身负责,对款式不满意,也终身包退包换。

  靠着这种诚意,“七彩云南”的品牌知名度很快广为传播,市场占有率连年提升。 “直到现在,我们的退换货率也不到万分之一”,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裁任剑媚说。

  延伸:“茶可富民,关乎民生”

  不独翡翠玉石,茶叶也是“七彩云南”要让云南好物拥抱全球的发力领域。本着“让每位茶农多挣100元,让好茶走出云南、走向世界”的愿望,“七彩云南”开荒拓土,开创这份产业。如今,“七彩云南· 庆沣祥”已跻身国内茶品牌前列,也带着一方茶农实现了发家致富。

  云南是中国茶业大省、世界茶树原产地,也是普洱茶的故乡。可身居深山的茶农生活却并不宽裕,如何能让“优品优价、好茶惠农”,“七彩云南”在老班章大茶山购置了7000亩土地,开垦现代茶叶种植基地,并与南糯、景迈、班章等古茶山的70余家茶叶初制所展开深度合作,形成辐射10余万亩优质茶园的产业规模。

  为提高品质,“七彩云南”在西双版纳勐海和昆明建成两座大型现代化茶叶加工基地,承担起普洱茶现代加工、储存陈化、工艺研究等职能。同时,还建成“七彩云南”茶产业研究院,邀请中国茶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共建“院士工作站”,从而融智赋能,对普洱茶的产品和功效展开深入研究,逐步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科研、销售、茶艺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如今,道地的普洱茶已经走出深山茶海,走向世界各地,使得“茶可富民,关乎民生”的梦想成为现实。而“七彩云南·茶产业”也已经成为扶持一方民生项目,为茶区100多个自然村、3万农户、10万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

  感悟:借“品牌之力”创“品牌新绩”

  华灯初上,夜色阑珊,滇池湖畔,音乐渐起。附近百姓换上民族盛装,与八方宾客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庆贺丰收,传递喜悦。这就是每天晚上,“七彩云南·欢乐世界”的生活“常态”。

  占地1.2万亩的古滇名城,是一片古老与希望的承载地。当地人说,这里承载着云南人的过去与未来,她挖掘并活化了古滇国的历史,借助现代方式立体呈现,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古滇国的历史烟云影响了太多人:这是2000多年前,滇池湖畔先民所缔造出的灿烂文明。相传是先秦楚国的脉系,后被汉武帝征服,前后将近500年历史。但由于遗存很少,所以人们对之知之不多。

  往事不可考,记忆尤可追。如果没有后来云南省对这段历史的挖掘与重塑,或许就没有“七彩云南”与古滇的结缘。

  那是2012年,云南省规划发展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古滇名城”列入其中。这一下唤醒“七彩云南”管理层的整体记忆,“文旅产业必须根植本土,如果没有中国韵味、云南特色、历史底蕴,将有如空中楼阁,虚无缥缈、无根无源,很难持久”。

  经过反复论证、仔细考察、数次调研,终于初具方案,这便是后来的“四合一”功能区系统谋划。即:围绕一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一个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一个集中展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窗口、一个世界级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集生态旅游、养老养生、文化体验、民族示范、商务会展、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七彩云南·古滇名城”文旅IP,用“真历史”“真文化”“真性情”“真品质”来塑造“真文旅”“真运营”“真服务”“真康养”的“真项目”,使这个“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落地生根。

  历经七年精心打磨,滇池生态资源、古滇历史文化、云南民族文化这些地域特色逐步“变现”,成为可视、可触、可听、可感的文旅品牌,让“民族之风”屹立“民族之林”,呈现出强大活力,赢得游客高度认同,开业至今累计接待游客1315万人,成为整个云南,乃至祖国西南地区的文旅名片。

  一个项目改变了的环境,也在改变其中的人。随着对品牌的认知越发清晰,尤其站在新的更高历史平台上,如何百尺竿头、再上台阶,这便是“七彩云南”牵手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的缘由。

  花开:民族品牌架桥赋能唤起认同

  “一个产品的价值有多大,很难全面衡量。但如果兼具地方发展、百姓民生、产业振兴的诸多希望,那再小的产品也是宏大民生。如何让这一情怀落地?品牌建设无疑是最佳路径。”“七彩云南”品牌进入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便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有专家说,“放眼全国,类似区域公共品牌数不胜数,如何将他们托出水面,需要高端设计、顶层规划”。

  这也正是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的使命初心。2020年9月8日,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中国文旅传播行动服务“七彩云南”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仪式上,新华网董事长、总裁田舒斌说,“通过民族品牌工程,我们探索了新华社与国家战略、新华与经济社会、新华社与地方发展的全新关系。我们相信,在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的助力下,‘七彩云南’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必将得到极大提升,最终成为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名牌’”。

  散叶:“新华方案”助力“民富业兴”

  其实,通过品牌创建助力民族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社实践多年。

  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民族品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已经明确。

  2017年,“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正式成立,开始了国家通讯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品牌强国、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助力国家和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

  多年来,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跳出一城看全局,厚植本心谋全局”,通过各种精心策划,为地方品牌建设作出诸多有益实践。尤其近年来,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旅游”深入融合发展趋势,借力发力、因势利导,构建“文旅传播行动”,更成为品牌助力地方发展的创新之举。而此次,对“七彩云南”的策划与推介,正是这项行动的有一次有益实践。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品牌引领,基业长青。目前,越来越多企业、专家对新华社的实践给予高度肯定。他们认为,越是改革攻坚时,越是价值担当处。四年左右时间,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从祖国最需要、企业最期盼的地方入手,发挥“信息源”“思想库”“智囊团”责任担当,以“新华智慧”“新华方案”为地方和企业品牌建设出谋划策,在赢得政府、企业和社会众相点赞的同时,也让“品牌强国”战略有了实际样板、现实路径。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陈德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健康中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